很久沒談談由廣播技術所支持的數位影音產業發展了。
根據報導,在2024年MWC上海期間,中國廣電人士表示,5G NR廣播將於明年正式商用,可實現免流量看電視。簡單來說,是利用5G技術,通過廣播電視發射和移動蜂窩基站發送廣電信號,讓以前只能通過電視觀看的節目,現在可以在5G終端上觀看。
全球數位影音創意的解放之路,既漫長又艱辛。大約20年前,類比電視向數位電視的轉型計畫在全球範圍內如火如荼展開,我有幸參與推動台灣的數位影音國家計畫。
數位影音有三大特色:高畫質、移動接收、互動性。從標準畫質(SD)走向HD,乃至FULL HD、2K、4K、8K電視,基本上已大大改善了類比電視粗糙畫質的問題。如果從類比廣播電視轉型成有線電視是Video解放1.0,我則將此數位影音稱為Video解放2.0。
接著,大約在2004年底,行動電視逐漸成熟。行動電視無論是依賴行動電話網絡觀看,還是利用終端直接接收數位電視無線廣播信號,都屬於這一範疇。隨後出現了一種新興的影音媒體形式─微電影,主要指時長較短的影視內容,適合在移動狀態或零碎時間觀看,我稱其為Video解放3.0。
再來,便是Web 2.0 TV的代表─YouTube。當時盛行一種說法叫UGC,又稱「用戶原創內容」或「素人影音」,指相對於傳統影視內容,由素人創作群產生並自由分享到網絡平台的內容。網紅一詞也因此應運而生。我將其稱為Video解放4.0。
接著,造成全球數位影音產業大振動的是2007年iPhone的橫空出世。原本在電視上的眼球注意力被吸引到手機上,產生了所謂的低頭族,並間接造成有線電視剪線族的興起,電視市場動能嚴重下挫。數位影音內容創意逐漸以手機作為First Screen,電視反成為Second Screen,影響十分深遠。
隨後登場的是OTT TV的代表Netflix。Netflix利用網際網路傳輸,但與Web 2.0不同的是,它強調Web 1.0時代的專業和高預算製作,並採用付費訂閱及免費加廣告的行銷模式,推廣至全球。在內容創意上,Netflix強調全球在地化,在各地市場進行在地化製作及元素融合。我將其稱為Video解放5.0。
然後呢?在數位影音產業的變革及內容創意方面,似乎就止步於OTT TV。
過去我曾參與過許多互動電視的專案,讓觀影者可以與內容有更多情感投射的機制,或是在虛擬實境的戲劇中與演員互動,深刻體驗沉浸感。我稱其為Video解放6.0。
至於Video解放7.0,舉例來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影音內容,無論是專業還是素人作品,都有許多限制。如果有一個工具可以輕鬆地將想法變成影音內容,你能想像我們所認知的武俠片、愛情劇、脫口秀及各類節目將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嗎?
我一直認為,今天消費者更需要的是影音內容體驗的差異化,只要能提供這樣的多元體驗服務,用廣播還是電信網路傳輸,消費者真的這樣在乎嗎?
回到這篇文章的開頭,我認為Web1.0的商業模式也早已式微,即便是透過手機方式看電視節目,現今市場不缺一家5G廣電業者提供的影視內容,充其量只能算是網路眾多內容商之一!曾經有一種系統HbbTV,它是一種結合數位廣播和互聯網的設計,至少可大大提升影音互動差異化體驗 希望5G NR可以試試。
停在OTT TV,太無趣了!(作者為科技媒體專欄作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