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時報出版)
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時報出版)

2022年2月24日,俄國對烏克蘭採取「軍事特別行動」,爆發俄烏戰爭,美國協同北約國家立即軍援烏克蘭,對俄國全面經濟制裁,並發動「認知戰」,全面醜化俄國,聲言俄國不但不會得逞 ,還會慘敗,成為俄國的「滑鐵盧」(waterloo),普丁成為全球的「賤民」(pariah)。

誠然,俄烏戰爭是冷戰後歐洲的第一次戰爭,結束了歐洲的「和平紅利」。但真正的原因,不是俄國的侵略,而是美國的陰謀, 這是美國一手策劃的「劇碼」,是極不道德的罪行。

俄國被迫出兵的原因有二:一是美國的背信,在蘇聯解體前,東西德合併時,美國曾向蘇聯保證「北約」不會東擴,「一吋都不會」,但後來卻食言。二是美國不斷進行「北約東擴」,將蘇聯前衛星國一一併入西方陣營,由於烏克蘭和俄國有密切的關係,不但與俄國領土接壤,烏克蘭境內也有1/5人口為俄人。俄國一再要求美國不要把烏克蘭納入「北約」,認為會危及俄國的安全,但美國悍然拒絕。俄國退無可退,只得正面迎戰美國的挑戰。

美國一手挑起這一危機,自己不出兵,唆使「北約」盟國全力支持烏克蘭,自己只提供軍事援助,使烏克蘭和歐洲國家陷於被俄國報復的險境之中,這是美國擅長的伎倆,借刀殺人,自己置身事外,還可以發戰爭財。

其實美國真正的目的還不是烏克蘭本身,而是要阻止歐洲的團結,尤其是法國和德國的合作,法國一直想擺脫美國的控制,堅持歐洲自主,德國希望與俄國合作,在能源上依賴俄國,與俄國合作興建北溪1號、2號的天然汽油管,並以歐元結算,美國全力阻止未果。美國策劃這一戰爭有三個目的:一是削弱俄國, 二是分化歐洲,三是維護美元霸權。

這場戰爭有三個輸家:烏克蘭為美國打代理戰爭,成為犧牲品; 歐洲國家經濟受損;美國在戰略上失敗。俄國是核武大國,不會屈服,打持久戰反而會重挫西方。俄烏戰爭使俄國和中國更密切合作,加上中東國家形成反美大聯盟,加速東升西降的速度,美國的如意算盤會得逞嗎?(四之三:摘自《強權即公理》)

#蘇聯 #美國 #戰爭 #合作 #俄烏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