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23日在台中市舉辦「空品標準及空汙抵換修正草案研商會」,環保團體認為PM2.5、PM10及臭氧等空品標準規範太寬鬆,要求應再加嚴;針對中央制訂的空汙抵換制度,環團抨擊根本是黑箱、為財團開後門。環境部表示,將在了解各界意見後,納進草案中參考。

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表示,環境部審查空汙排放量增量抵換處理原則修正草案,維持改善移動汙染源、低汙染運輸車輛及施工機具、改善逸散汙染源等項目,卻又加入環保金爐可抵換焚化爐、減少燒稻草可蓋工廠、街道揚塵掃街可換工地施工等,這樣的抵換方式是黑箱。

陳椒華說,環境部提出的草案內容只是原則,經環評委員採納即可施行,卻看不到如何查核、監督,這樣的抵換辦法會讓空品越來越差;中央若有誠意抵換,應將辦法納入行政規範、以更嚴謹方式納入法規,而非只是黑箱、用原則性的東西欺騙國人。

爭好氣聯盟發起人許心欣抨擊,環境部制訂的空品標準加嚴規範仍太寬鬆,以PM2.5來說,中央規範年均值為12微克、環團認為應降到9微克,另PM10、臭氧的標準也應更嚴格;環境部長彭啟明就任前說會檢討空品標準規範,2個月過去了還是只見舊版本。

爭好氣聯盟執行長岳祥文說,中央聲稱空品標準下修至亞洲最嚴格,但日本早已遠低於台灣,中央根本是做樣子,為財團省下成本、犧牲人民健康;空汙抵換方式宛如幫財團開後門。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根穆表示,相關標準的制訂是參考目前台灣空品現況、近年改善情況與國際標準制訂;金爐抵換是舊有更新的才能抵換、掃馬路則是因環評委員要求工程施工時抵換而新增。

張根穆指出,目前空品標準確實朝加嚴規範,有些可以一步到位,沒辦法的就分年推動,但最後目標還是比照國際最嚴格標準,像PM2.5目前目標為119年到12微克、之後逐步朝9微克邁進。

#辦法 #抵換 #空品標準 #環境部 #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