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預計2025開徵碳費,企業抱怨現在想要做永續報告書卻找不到合規的機構,許多協助查驗的機構良莠不齊,或者是漫天要價,讓希望遵循法規的企業相當無力。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目前台灣綠領人才缺口還有千人,將是這波浪潮下最夯的職缺。
田建中表示,台灣的綠領人才不足,ESG投資證照目前全球約有2.5萬張,台灣只有149人取得,但是香港卻有超過5000人取得證照,政府也會協助學生取得,台灣如果想成為亞太金融中心,綠領人才、綠色金融人才缺口最少還有1000人。
業內人士指出,大企業的永續報告書編製動輒要7、800萬元,與國際供應鏈密切合作的大公司,例如台積電自己會養團隊做,但更多的公司根本不知道從何做起。碳交所現在只要開課,除了被公司要求來上課的,有更多是自費的,希望因此有更多的職涯選擇。
隨著碳有價時代來臨,坊間也出現「碳盤查管理師」名詞,有業者看準企業碳盤查需求跟潛在商機,開設要價不菲的認證班,還宣稱通過測驗可取得證照。環境部表示,目前不會針對盤查相關機構、人員設立認證制度或發證照,提醒企業應了解相關法規及指引。
環境部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碳盤查機構為15家、查驗人員152人。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科長盧佩君說,因查驗機構負責確認企業盤查的碳排量是否正確,加上碳排數據是碳費徵收的基礎,環境部針對查驗機構及人員設有認證制度,確保其查驗能力。
盧佩君說,企業內部確實有人員負責處理、計算碳盤查結果,但《氣候法》沒有碳盤查機構、人員、盤查師等相關名詞,環境部亦不會發證照,民間證照絕不代表應徵得上碳盤查相關職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