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了俸祿多年的兩位NCC委員卸任當天發文對政媒體制倒打一耙,不僅遭立委批判有失風骨,肯定也斷了未來可能的仕途。
當然,NCC衙門跟台灣媒體的公共場域,有著最遙遠的距離,也不是一兩天的事了。NCC委員口中的「媒體壟斷」,其實應帶頭反抗Meta每分每秒對你我眼球的認知操弄;至於訴諸「文化免議」來保護台灣本土視聽產業,到了Web2與Web3時代,更顯得是恐龍思維了。
她們公開信中,所謂的「政媒共生集團」,也早就是客廳中的大象,只是沒有官員敢說出口而已。然而,受到剪線潮影響及營收獲利持續下滑,這一間客廳越來越小了,擠在裡頭摩肩擦踵的象群們只能靠賣藥廣告,以及影響力的剩餘價值存活。
當然,有線新聞頻道仍對台灣社會影響甚鉅,特別在政壇,大家都還是看電視辦案。只不過,傳統媒體早已把議題設定的主導權,拱手讓給了社群平台上的UGC內容源,這也造成三器新聞當道,KOL比政論節目名嘴還敢講。
UGC內容透過手機載具搶走閱聽人的眼球,造成PGC能夠獲得閱聽時長的比例愈來愈低,但包括電影、紀錄片、颱風與天災的現場報導,還是要靠資本與機構的力量來製作。奧運賽事轉播就是PGC不能失守的陣地。近5屆奧運台灣轉播權是由愛爾達獲得,本屆巴黎奧運轉播金超過4億台幣,也是最近網上發燒議題。
其實台灣閱聽眾也一直沒搞清楚,NCC在傳播產業中,只管得到這些基於頻譜的有線電視系統台與頻道,還有年輕人不愛聽的廣播電台,並以罰款與撤照來進行監管之惡。如以同樣的言論尺度,臉書上充斥網路謠言與不實訊息,更是詐騙集團的產地,IG上也都是不雅與猥褻照片,還有亂報股票內線的podcast,怎麼沒有新聞學者們喊聲要求政府下架呢?
畢竟,網路媒體與社群平台的主管機關也從來沒人知道是由文化部或數位發展部主責,而「監控資本主義」肆虐抹煞民主體制,操弄選舉風向與認知作戰,從來也都是三不管的全球現實。
台灣人每天上網7、8個小時,而台灣家戶收看電視的時長越來越少,年輕人更不愛看電視了!YouTube、短視頻、podcast、OTT持續蠶食鯨吞,造成廣電都是弱勢媒體了,而Meta在台灣1年的廣告額超過200億,比所有電視頻道加總起來還要多,這連小學生都知道,可能就只有NCC委員不知道了。(作者為鍶科技暨幣特財經總編輯)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