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近年來多處河川頻傳大量死魚事件,為有效防範,並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環保局運用科技監測工具,除裝設移動式水質感測器、人工智慧AI死魚辨識即時通報等系統,更針對常見死魚的河川設置「哨兵魚」監測水質變化。
根據環保局統計,台中市死魚事件最常發生的河段為新仁橋、立仁橋周邊的頭汴坑溪,其次為柳川、大豐路及雅潭路附近的公廳溪,以及霧峰區五福路與五福西路的五福溪、黎明溝支線的惠來溪,為減少這些河段發生汙染情況,環保局召集專家、跨單位研商,並利用科技工具、針對區域專案稽查。
以頭汴坑溪為例,環保局指出,該處溪流今年上半年發生過2次大規模死魚事件,環保局獲報即成立專案稽查,針對上游的可疑工廠進行查核,另也針對重點流域監測氰化物等,目前已地毯式查核頭汴坑溪上游電鍍工廠,累計查獲20家有違反水汙染防制相關規定,裁處約200萬元罰鍰。
除加強查緝,環保局同時針對頭汴坑溪的死魚熱區設置「人工智慧影像AI辨識通報系統」,該系統可自動連續攝錄影,透過人工智慧辨識監控影像,確實分離死魚及背景並做統計,讓清潔人員第一時間掌握死魚範圍、數量,提升清理效率。
環保局強調,另也在重要河段設置水盒子(移動式水質感測器),並於頭汴坑溪流域的立仁橋詹厝園圳取水口、新仁橋下方,分別架設「哨兵魚」監測站,該監測站是利用魚籠飼養當地魚種,藉以監測環境水質,若「哨兵魚」發生異常,監測人員會立即採樣檢測,釐清死魚主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