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教育局推動「國中女性生理用品補助計畫」,透過「酷課雲」平台發送電子兌換券,讓女學生自行選購適合的生理用品,自9月起擴大至高中職一年級學生,不過,有議員認為,僅補助高一學生不足以全面解決問題,建議補助範圍應擴大至高二、高三,才能更有效減輕學生負擔。
台北市政府自2022年3月率先全國推出「國中女性生理用品補助計畫」,以推動月經平權,消弭月經貧窮,並於去年3月擴大至國小高年級女學生。教育局昨宣布,9月起新增高中職1年級學生,預計有1萬1832人受惠,總受惠人數將達6萬4041人。
教育局體育及衛生保健科長許巧華指出,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有時會因麻煩、害羞等因素不願兌換,加上對部分品牌有忠誠度,一開始透過學校發券成效不理想,上路第1年兌換率約20%至30%,近年來增加通路、品項及家長代領,使兌換率逐漸提升,截至今年7月已提高至36%。
教育局表示,每月都會透過「酷課雲」平台發送2張電子兌換券,提供19種不同生理用品,讓學生在便利商店等多家通路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去年起平台也新增家長帳號代領功能,家長可透過親子綁定帳號為孩子兌換生理用品,同時提升家庭內性別平等觀念。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陳怡君指出,雖然今年9月補助計畫擴大到高中職一年級學生,但截至7月實際兌換率僅3成多,她認為補助應擴大至高二、三學生。
她說,教育局也應加強宣導,讓學生和家長了解補助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節省開支,更是關乎性別平權和對生理期的尊重,學校也應該加強性別教育,讓學生理解生理期的必要性,以及尊重彼此的身體,這不僅是物質補助,更是提升心理和身體尊重的重要措施。
台北市高職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總會長蔡巧貴表示,許多學生因害羞不願在公共場合領取生理用品,使得領取率偏低,建議可改成以班級為單位,由學校健康中心統計學生人數,讓學生在健康中心領取,減少因尷尬而不敢領取的情況,也呼籲教育局應對弱勢或清寒家庭學生提供更多補助,進一步支持有需要的學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