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蔡政修率團隊歷時1年研究,近期發現左鎮菜寮溪出土的台灣草原猛獁象有「侏儒化」現象,迥然於其他國家發現的種類,這項研究成果預計年底發表於國際期刊,團隊也準備將其命名為台灣特有種。
左鎮菜寮溪是台灣重要化石出土處,蔡政修近來率研究團隊建構菜寮溪古生態系有重大斬獲!蔡政修說,台灣草原猛獁象出現在距今46萬年前至78萬年前更新世,1975年由日本學者命名「台灣草原猛獁象」,但當初發現的化石不知去向,團隊今年才確認模式標本陳列於左鎮化石園區。研究發現,有別於其他國家的草原猛獁象,體型明顯縮小了。
蔡政修說,冰河時期的台灣與歐亞大陸分分合合,大中型動物來到台灣後產生變革,台灣草原猛獁象即能明顯看到這個現象,在這之前,沒有確切科學驗證可證明台灣草原猛獁象與其他國家猛獁象不同,該研究成果令團隊相當振奮。
他提到,台灣不只猛獁象有侏儒化現象,早坂島犀、4不像鹿也有侏儒化現象,相較日本十分少見。
團隊表示,台灣草原猛獁象當初發表共16件化石,其中三分之二來自私人收藏家所有,此次找到6件並進行3D掃描,多數陳列於左鎮化石園區,以下顎、臼齒為主。台灣草原猛獁象與歐洲、美國出土的成年猛獁象比較,第3顆臼齒右下顎骨足足小了一半以上。
蔡政修團隊10日於2024台灣古生物新犀望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重新尋獲台灣特有的猛獁象模式標本」,引起討論。有學者認為,要同時考量其他因素如氣候、緯度等,是否因海平面上升造成陸生哺乳類愈來愈小,這是單一個案還是菜寮溪出土特有種?值得觀察討論。
團隊強調,猛獁象是古生物學一個標誌性物種,但在台灣研究仍少,針對侏儒化的台灣草原猛獁象正持續收集資料,將爭取命名為台灣特有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