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2020年起推動為期3年的「環保夜市」政策,透過補助讓夜市與商圈更環保、整潔,去年卻黯然退場。業者表示,盼環保夜市政策持續推動,建議以後著重改善夜市攤商油汙水處理及空汙問題,並打造亮點,吸引業者跟進,商圈則可依照店家條件,加強輔導、補助升級設備或更換成環保材質的餐具。
台灣夜市商圈產業工會總會長林定國分析,夜市分為公有夜市、民有夜市及流動型夜市,公有夜市及設置場地由當地政府管理並採實名制,攤商較願意配合政策;民有夜市則設在私有地,因土地後續另有他用,無法永續經營,輔導力道自然受限,加上中南部許多流動型夜市、甚至占用道路,難以設置油汙水改善等硬體設施,導致環保夜市數量較少。
他也說,有些攤商廢油、廢水直接倒在水溝,夏天滋生蚊蟲、引來老鼠,如果油汙皂化,便會塞住水溝,造成不少問題,政府應幫忙解決,建議環保夜市政策應首重改善攤商油汙水處理及空汙問題,只要使夜市成功做出亮點,其他夜市自然搶著跟進,尤其切勿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考慮透過法規要求民有夜市要設置硬體設備,並輔導流動型夜市變成可集中管理的夜市。
台灣商圈產業觀光發展聯合總會理事長周水美表示,商圈多由有店面的店家組成,大多配合各縣市衛生自主管理措施,已設有油煙防制設備及處理餐飲廢汙水排放,且環保夜市政策推動期間恰逢新冠肺炎疫情,生意不佳,業者忙生存,導致商圈響應數量低。
周水美認為,環境部可針對已執行衛生自主管理措施的商家,補助升級、汰換更好的油煙防制、廢汙水處理設備,甚至更換成環保材質製成的餐具、杯子,至於未執行自主管理的業者,可與商圈組織合作,輔導改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