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政府去年投入上億元啟動台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工程,期間落實生態檢核,並移除蓮花生態池外來種,恢復原有生態環境,16日辦理原生種復育活動,由台東縣長饒慶鈴率眾放流菊池氏細鯽等原生物種,象徵園區生態保育的新里程碑。
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工程蓮花生態池工區,去年入冬喜迎9隻黑面琵鷺過境棲息,創下台東縣有史以來最高觀測紀錄,施工廠商立即停工並主動通報,獲頒全縣首筆生態檢核獎勵金,後由生態顧問公司友善處置,並陸續移置原生種、移除外來種。
熊良心生態顧問公司負責人林耿弘指出,工程期間移除巴西龜、吳郭魚等,數量約數十至數百隻不等,另原生物種則移置園區鷺鷥湖,以利後續恢復原有生態環境。
蓮花生態池景觀工程完工在即,原生物種生態亦恢復有成,台東縣政府進一步放流菊池氏細鯽等原生魚類約550隻及螺蚌物種約250顆,其中菊池氏細鯽曾是池上便當經典菜色炸天婦羅的食材,因環境變遷而逐漸消失。
林耿弘表示,此次放流物種包括菊池氏細鯽、台灣石鮒、石田螺及圓蚌等,均為卑南溪流域或在地原生物種,菊池氏細鯽由池上鄉生態工作者林國欽復育並提供300隻魚苗。
林耿弘強調,放流初期以原生小型魚類為主,經監測確定建立穩定族群後,再放入大型魚類,避免小魚因競爭而喪失生存空間。
「這是非常典範的經驗。」饒慶鈴表示,公共工程施工過程中,同時維護生態環境,兩者達到共生共榮,展現縣府對於生態保護工作的承諾,以及推動原生種復育及移除外來種的決心。
台東大學生命科學系四年級生林嘉柏表示,暑期工讀期間參與蓮花池生態復育,實際運用生態學、生物統計、植物分類學等所學知識,學以致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