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原住民人口逾9.3萬人為全台之最,縣府為提升原民學童競爭力,6年前攜手民間團體規畫課後扶植班,傳授孩童多元知識,廣獲家長好評,不僅開班數逐年增加,受惠人數也持續增長,服務範圍擴及秀林、卓溪等偏鄉,縣府期待更多民間社團加入扶植班,發展更多特色課程幫助偏鄉孩童成長。
縣府原住民行政處2019年起輔導民間團體,向原住民族委員會申請開設課後扶植班,利用部落學童放學空檔,規畫原住民族歷史、文化、語言、音樂、藝術等課程,讓孩子學習更多知識,增進視野、激發潛能、也透過陪伴減少或阻斷孩童接觸誘惑和不良環境的機會。
課後扶植班經由技術支援、年度評鑑及實地訪視,確保民間團體執行成效與孩童學習品質,也獲得家長肯定,經口耳相傳,開設班級數從2019年6班增加至18班,受惠學生人數從100多人倍增至300多人,服務範圍也擴展到秀林及卓溪等偏遠地區,6年累積受益學生多達1529人次。
原民處代理副處長徐采瑤指出,縣府推動課後扶植班執行迄今陸續獲得中央共補助金額逾3200萬元,原民處今年希望能與更多民間團體合作,透過課後扶植班推展更多與原住民族有關的教育文化,讓部落學童不忘自身傳統歷史、文化、語言、樂舞及技藝,有意願加入的社團,即起至10月15日可向縣府申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