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21日公布的檢驗結果,禍首從原先外界所推測阿粨(小米粽)中的蝸牛,至昨日證實為小米粉含高劑量劇毒托福松,加上家屬曾向檢警表示「小米是別人送的」,使得小米粽食物中毒案的「人為因素」增高。
台東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陳妍萩昨日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目前以追查食材流向及脈絡為偵辦重點,由專案小組持續深入調查分析。
農業部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副場長盧柏松指出,托福松主要用於除蟲,小米農害為鳥類;托福松非種植小米推薦用藥,即便將托福松施灑於小米田地面,也要溶化後植物才能吸收,植物吸收後含量不會如此高。
受害家屬無奈表示,雖然小米粉含有高濃度托福松是檢驗事實,但究竟是哪一環節所致,目前皆未查明,一切靜待調查。
衛生單位19日至首例死亡個案住家採集第2批檢體6件,包括搗米臼內殘留小米粉、鹽、味精、醬油、廚房的農藥芬普尼、蒸煮鍋塗抹拭子,由衛生局寄至食藥署進行檢驗分析。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21日公布,死者家中6件檢體中,有2件檢出托福松。其中,搗米臼內殘留小米粉檢出托福松高達1323mg/kg,蒸煮鍋塗抹拭子則有訊號,沒辦法做定量,表示托福松濃度低。其餘包括鹽、味精、醬油、芬普尼等則未檢出。
林金富表示,此次小米粉檢出托福松濃度高達1323mg/kg,與20日公布的小米粽食餘中小米檢出的405mg/kg相比,具有關聯性。由於托福松濃度過高,合理推測不是種植小米時天然帶入,只剩下誤用、蓄意添加兩種可能。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長庚醫院過去曾收治有機磷殺蟲劑中毒個案,大多數是蓄意服用,死亡率約15%。提醒民眾,農藥應妥善存放於工作場所,避免放在家中,且標示清楚,以防誤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