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攜手海洋大學,組成聯合團隊在國境最南端的南沙太平島海域調查隱蔽性魚種,意外發現世界新種的鰕虎科魚類,並以發現地命名為「太平島紡錘鰕虎」,近期將正式發表在國際動物生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讓台灣多樣性魚類物種數再添一筆。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義雄指出,鰕虎是魚類分類中最大的科之一,全球已知物種超過2000種,台灣就有超過260種。紡錘鰕虎分布在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的熱帶與亞熱帶,為岩礁及珊瑚礁區的底棲中小型魚類。
此次命名的世界新種「太平島紡錘鰕虎」是棲息在珊瑚礁區的隱蔽種,不易發現。研究團隊詳細比對台灣及南海的分類學研究資訊後,運用形態學及分子證據佐證,明顯區隔近緣種的紡錘鰕虎,才確認此新種的存在。
「太平島紡錘鰕虎」是出現在台灣海域的第6種紡錘鰕虎,目前發現穩定棲息於太平島約5至20米水深的珊瑚礁海域,只有極少量曾在台灣西南部小琉球海域被記錄下來,成魚體長大約3至6公分,體態透明並有許多黃色小斑點,背鰭則有2個深黑色圓斑,不同於其他紡錘鰕虎體色。
國海院海生中心主任張至維表示,海大團隊過去在1994年做過零星太平島海域魚類調查,當時曾採集到與槍蝦共生、前所未見的鰕虎科魚類,於2006年以「太平島鈍鯊」公諸於世。國海院與海大團隊自2022年起共同調查太平島魚類,並在今年完成命名另一個太平島世界新種。這2種鰕虎都是以太平島周邊海域為主要棲地,因此未來對該海域的生態保育,將有助於維護這些嬌客的重要棲息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