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台鐵又出意外了!打著改革和安全大旗的台鐵,公司化9個多月來表現差強人意,各種缺失沒有停過,最新力作竟是漏掛車廂。面對外界監督,台鐵近期的策略採取已讀不回,公開透明轉為遮遮掩掩,即便民眾能夠理解漲票價勢在必行,但看到離譜的內控機制,這買票錢絕對是花得心不甘情不願。

台鐵票價漲不動,除了歷任執政者不願意當壞人,台鐵自己也拿不出夠格的表現說服大眾。2018年普悠瑪號翻車後,行政院進行了台鐵總體檢,當大家以為台鐵會改變,但後續仍小事故不斷,緊接著就是2021年太魯閣號事故。

事故後,交通部立刻拋出台鐵公司化,並宣傳為一帖良藥。其實公司化的概念不是不行,只是高層急功近利,硬要趕在2024年元旦上路,核心理念、組織架構、員工福利等都未完整,內部軍心混亂,管理階層更是原班人馬移植,可謂換湯不換藥。當人事底定,外界同時對公司化失去了信心。

台鐵想漲29年沒動的票價,至少要拿出一張經得起檢驗的成績,宣告自己確實在進步、有漲價的價值,偏偏今天漏掛的是鳴日號列車,對於近年強打鐵道觀光的台鐵,是多麼諷刺。

漏掛車廂看似不直接影響行車安全,但出發前至少3道檢查失靈,背後透露出的訊息可不只是螺絲鬆了,而是整架機器的結構搖搖欲墜。若連台鐵員工也不關心、漫不經心,旅客又怎會甘心,付更多錢、搭更不安全的車呢?

#安全 #事故 #掛車 #出意外 #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