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法》2022年5月修法後,2023年起海歸牙醫、醫學生,須先經過學歷甄試、2次國考及實習,才能取得牙醫師執照。其中7項附帶決議指出,國外牙醫實習名額每年僅分發50人。
不過,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長黃映綺表示,衛福部推行「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實際上服務地點根本不是偏鄉,反而是用公帑替波波大開後門、增加實習名額,進而掠奪本土牙醫實習機會,造成全民醫療品質受損,毀壞台灣醫療。
衛福部澄清,「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經費,皆用於提升在地牙醫醫療量能,並優先招募領有證書的牙醫師,而非網傳引進國外學歷牙醫學生。經費預算包括派駐資深牙醫支援偏鄉、訓練學員、獎勵醫院、補助偏鄉設備等共24億元,目的是增加台灣偏鄉牙醫資源。
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姚欣宜則批評,《醫師法》修法後仍有漏洞,目前的學歷甄試形同虛設,2023年以前的波波及在國外執業5年者,可不用考學歷甄試,政府卻無法查核波波醫師是否真的在國外執業,等於持有免死金牌。
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教授林元敏則指出,當初修法時,提案及連署附帶決議、要求替波波醫師增加實習名額的立委,就包括現任衛福部部長邱泰源,質疑政府圖利特定人士、包庇波波醫師。
黃映綺強調,國內牙醫學生遵照正規入學管道,經過嚴謹的醫學教育,但波波只要花錢在國外輕鬆拿到學歷,回來通過考試就能當醫師,政府不應繼續擴大波波名額。她也強調,當初賴清德競選時,親口承諾會保障本土牙醫學生資源及名額,呼籲賴總統信守承諾。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