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提要■面臨百年酷旱,非洲南部國家為解饑荒危機,正屠殺大象與其他野生動物。
精句選粹■Countries in southern Africa are slaughtering elephants and other wild animals to feed their starving citizens amid the worst drought in more than a century.
納米比亞環境、林業與旅遊部最近發布一項罕見措施,計劃屠殺逾700頭河馬、大象、斑馬及其他動物,希望藉此解決國內飢荒問題。自去年8月,辛巴威公園與野生動物管理局也宣布,將屠宰200頭大象,並將其肉分食給遭受乾旱衝擊的民眾。
納米比亞上次屠殺大象是在2016年。至於辛巴威則在1988年,當時它們的目的,都在於進行數目控制。
根據非洲南部發展社區的報告,該地區約有6,800萬人因聖嬰現象引發的大旱,需要人道救助。自去年6月以來,聖嬰現象讓原本降雨稀少的非洲南部,雨量稀少問題更加嚴重。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表示,該地區二月經歷百年來最乾燥氣候,降雨量僅為一般的20%,讓作物生產大受影響。
多國進入緊急狀態
納米比亞近半數人口急需食物援助,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辦公室發言人表示:「非洲南部正經歷2023~2024年聖嬰現象造成最嚴重的衝擊,也讓飢餓危機更加嚴重。」
納米比亞、馬拉威、賴索托、波札那、尚比亞與辛巴威都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至於安哥拉、莫三比克、史瓦帝尼王與南非也都飽受乾旱之苦。
儘管多數國家不常食用大象、河馬以及其他野生動物,但為遏止飢荒加劇,在緊急情況下食用這些動物的肉,不僅可餵食飢餓的民眾,還能減輕牧草壓力和水資源短缺,並降低當地居民與野生動物之間的衝突。
納米比亞環境部發言人穆雲達(Romeo Muyunda)表示:「管理動物數量非常重要。如果我們不進行干預,後果可能會很嚴重。」截至8月26日,納米比亞已有262頭動物遭到屠殺,產出約125,000磅的食肉。辛巴威也正在發放屠殺許可證,計劃進行類似行動。
根據2022年的調查,安哥拉、波札那、納米比亞、尚比亞與辛巴威的大象數量約為228,000頭,占非洲草原大象的半數以上。
辛巴威公園與野生動物管理局的發言人法拉沃(Tinashe Farawo)認為,當前生態系統無法承受現有的動物數量。他們希望藉由該方式解決過度繁殖問題,並將回收的肉類分食與民眾。
專家警告:治標不治本
然而部分野生動物保護組織警告,屠殺野生動物行為,可能對保護工作造成傷害。世界動物保護組織的非洲分部負責人威廉斯(Tennyson Williams)表示,儘管乾旱問題不斷惡化,但殺死大象並無法有效解決迫在眉睫的糧食危機。他建議辛巴威尋求人道援助,並廣設灌溉基礎設施。
其他野生動物保護專家擔心,大規模獵殺將對大象群體社會結構造成毀滅性傷害。大象通常由母象領導,具有複雜的社會生活。非洲大象研究和教育非營利組織創始人伊凡斯(Kate Evans)警告,大量屠殺象隻將減少種群基因多樣性。穆雲達強調:「我們希望以專業方式進行,盡量不讓留下的動物受到驚嚇。」
專家警告,在國家公園屠殺野生動物並不是釜底抽薪的解決方案,非洲南部國家需要迅速採取行動以適應氣候變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部門發布報告指出,今年8月全球表面溫度不僅創下1,850年以來最高,且為連續第15個月刷新紀錄。聯合國聖嬰因應氣候危機協調專員格赫拉尼(Reena Ghelani)表示:「氣候衝擊未來將愈來愈頻繁且嚴重,我們不能一直處在滅火模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