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與中共研究雜誌社7日主辦「2024中國大陸情勢總結與未來發展趨勢觀察論壇」,專家們針對大陸政局、兩岸關係以及國際情勢進行分析。與會學者指出,2024年將是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的一年,大陸對台政策在軍事、外交及經濟方面的壓力有增無減,同時伴隨有限交流,呈現壓迫與融合交織的局面。

政大東亞所名譽教授丁樹範在論壇上表示,賴清德上任後,大陸對其「務實台獨工作者」的立場高度警惕,並將他定性為「台獨分裂分子」,開始進一步加強對台壓力。在軍事層面採取更高強度的威脅策略,將軍事演習常態化。2024年5月與10月,大陸分別舉行了兩次軍事演習,針對台灣周邊的海空領域進行大規模演練。這些行動雖未直接引發衝突,但已令台灣內部和國際社會對台海局勢感到高度不安。

在外交層面,大陸持續推動孤立台灣的策略,透過多種外交手段試圖削弱台灣的國際空間,同時藉由這些行動向台灣民眾傳遞「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將付出代價」的訊號。

經濟制裁方面,大陸縮減《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下的部分優惠,取消台灣出口的134項產品稅率減讓,直接影響台灣製造業的出口競爭力。這些措施不僅造成台灣相關產業的經濟損失,也進一步增加了台灣內部對大陸壓力的反感情緒。

然而,丁樹範也說,在高壓政策之外,大陸仍推動有限的交流與融合政策,試圖透過文化與基層經濟的互動拉攏台灣民眾。通過兩岸經濟論壇、青年活動與文化展覽等渠道接觸民間團體,試圖深化「兩岸一家親」的論述,塑造融合氛圍。

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蔡文軒推論,習近平有可能於2032年交棒總書記位置,而在這前5年,將是大陸內部政治和台海局勢最為關鍵的時期。由於大陸內部的接班安排可能帶來不穩定性,這段期間或將成為台海局勢高度緊張的窗口期。蔡文軒認為,未來兩岸關係將持續陷入僵局,壓力與交流的動態平衡將成為主要特徵,而美國對台政策的變化也將是關鍵影響因素。

#交流 #融合 #大陸 #大陸內部 #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