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2024年新南向授信爆發,金管會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新南向國家授信餘額達1兆8,204億元,較2023年底1兆5,855億元,增加2,349億元,達標率高達371%,更是2023年全年增加839億元的2.8倍。
金管會分析,近五年新南向授信變化大,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2021年疫情爆發,導致授信餘額增幅有限,2022年疫情相對趨緩,疫後資金潮下,全年大增2,657億元,2023年全年增加839億元回歸穩定成長水平,去年全年新增授信再度突破2,000億元,顯示動能回溫。
金管會觀察去年新南向授信主力清一色為民營銀行,前五大銀行分別為中信銀行年增415億元、永豐銀行年增326億元、國泰世華銀行年增313億元、台北富邦銀行年增232億元、台新銀行年增136億元。
中信銀指出,去全年受惠台商供應鏈持續布局移轉及掌握東南亞本地企業之籌資需求,在東南亞市場放款呈雙位數成長,其中如泰國、印度、新加坡、菲律賓動能皆佳。
國泰世華銀表示,去年新南向授信總額相較去年同期增加近五成,若與2023年同期相比,主要放款成長國別為越南。
北富銀說明,去年全年度新南向授信金額年成長22%,成長動能來自澳洲、印度等地區,主要因新南向國家經貿活絡,大型企業資金需求增加,推升授信餘額增加。
台新銀行強調,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於澳大利亞、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納閩皆有設立分行,積極對澳大利亞、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及紐西蘭等國家拓展授信業務,去年新南向授信餘額均有明顯成長。
兆豐銀行預期,今年第一季部分客戶已有還款計畫,加上客戶考量第一季國際經濟局勢多變,動撥可能轉趨保守,川普政策可能衝擊多屬出口導向的台灣產業,新南向國家的台商可能面臨遭加徵對美出口關稅壓力,可能擴大赴美設廠商機;目前較看好澳洲、新加坡、泰國、印度、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