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院7日發布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分析預測,研判系統走勢後認為商業服務業景氣復甦已失去原有的穩健動能,正開始轉為走緩向下趨勢。同行指標的五個子指標中,更已有三個子指標出現景氣循環向下轉折點。
商研院進一步說明,其中「住宿與餐飲」持續下行,已見衰退;「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走勢持續向下,景氣循環趨勢值已經低於長期趨勢;「實質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也開始走緩下行,都是造成綜合指數轉折向下的原因。
商研院的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在2022年8月出現-1.0057個標準差的谷底,去年4月達到+0.6130個標準差的高峰,今年1月降為+0.1047個標準差,預測到今年7月會持續降為-0.2821個標準差。
五個子指標中,住宿餐飲業走勢從前年下半年起持續下行,實質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與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也轉為下行。批發及零售實質GDP與住宅服務、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實質消費的景氣循環走勢持續上升,但速度已見減緩。
商研院表示,從指標行為觀察企業經營因素,就業市場明顯遇阻。領先指標的「商業服務業僱員淨進入率」與同行指標的「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同步下行,明顯印證「缺工效應」已抑制就業成長動能,影響生產力提振。
此外,商研院分析,通膨壓力揮之不去,成本推動也造成有效需求難以提升,在在顯示企業經營銷售與利潤同見剝蝕的威脅。
商研院表示,實質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成長遲滯化,目前尚未見衰退,但已開始緩緩下行,包括房地產市場投機成份大的「假需求」已受限,顯示中央銀行打炒房政策正在發生效果。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