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適逢農曆春節連假,台股封關多日,加上美國總統川普上任,預期市場波動加劇,金融三業在台股操作明顯採落袋為安策略,尤其壽險大量從台股實現資本利得、減碼逾460億元,為近半年較大減碼幅度,反而國銀轉趨加碼、抱股過年,整體金融三業台股減碼約350億元。
金融三業過年前在台股縮手或落袋為安,部位較大的壽險減碼逾460億元,趕在過年前落袋為安。去年底壽險持有台股市值1兆9,917億元,受惠台股去年12月大漲逾3%,及11月、12月共加碼台股逾1,200億元,帶動市值飆升至九個月新高;今年1月減碼逾460億元後,壽險持有台股市值稍下降到1兆9,876億元,但相較去年1月仍大增1,076億元或近6%。
壽險1月除減碼台股,同步減碼海外股,去年底持海外股市值來到5,649億元,創2022年5月以來新高,1月因川普上任,美股S&P 500單月漲近3%,壽險趁機實現獲利,單月減碼海外股逾200億元,持有海外股市值下降到5,576億元,但市值仍連續三個月站在5,000億元之上。
國銀去年上半年站買方,連六個月大舉加碼1,185億元,但下半年全轉向減碼、共1,413億元,主要是逢高實現獲利。經歷下半年減碼後,手中銀彈充足,今年1月進場轉加碼股市約124億元,與去年1月加碼142億元相當,顯示備足手中銀彈,在今年尋找逢低進場機會。
至1月底國銀投入股市成本為4,502億元,受惠於大盤上漲,持有市值來到8,796億元,創近半年新高,潛在未實現利益高達4,294億元,潛在利益為2022年以來的單月新高。
券商自營部門操作則與壽險方向較相近,去年12月積極加碼台股約54億元,今年1月偏保守操作,小幅減碼近18億元。至1月底投入台股成本約1,452億元,已連續五個月維持在1,400億元以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