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2日公布2月的消費物價指數(CPI),本次降幅程度優於市場預期。2月整體通膨年增2.8%,低於市場預期的2.9%及前值的3%;月增則為0.2%,低於市場預期的0.3%及前值的0.5%。核心通膨方面,年增3.1%,月增0.2%,同樣以低於市場預期及前值的速度發展。
以往住房價格一直是美國通膨降溫緩慢的主因,於2月份住房通膨月增率由0.37%降至0.28%,3個月變動年化由4.01%降至3.78%,年增率由4.40%降至3.78%。整體而言,住房通膨是目前較為穩定下降的趨勢。彭博統計的核心服務不含住房(supercore)月增率由0.76%降至0.22%,年增率由4.09%降至3.83%,3個月變動年化由5.37%降至4.86%。
數據反映通膨正在放緩,短暫市場降息預期大增、美債殖利率與美元明顯走低,股市也出現大漲;但奈何情況並不持久,市場的降息預期反而縮減(特別是下半年以後),美債殖利率與美元重新走高,進一步看一年期通膨交換價格,顯示市場僅是反映短期通膨可能走低,但是目前政策最終將使下半年通膨上漲。
以2月CPI數據推估核心PCE物價應該月增率也可以降至0.2%,我們認為只要連續3個月核心PCE物價月增率能維持在0.2%之下,聯準會或會展開新一輪降息。
整體而言,目前通膨走低應該可能讓聯準會在第二季與第三季各降25基點,但是後續再通膨風險高,聯準會再降息空間有限,除非經濟出現較大幅度衰退,勞動市場出現明顯失業。因此在勞動市場未見惡化前,長天期債券仍具有一定風險,至於其他風險資產在溫和停滯通膨下不易有好表現。
陸港方面,大陸全國「兩會」11日正式閉幕。今年以大力促進消費為2025年十大工作任務之首,對比2024年作為第三重要任務位置有所提升,延續了近年以消費推動經濟的發展重心方向。
今年大陸除了將「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資金倍增至3,000億元人民幣等的促消費安排之外,進一步提及今年經濟政策著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及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意思即為促進居民增收入並減負擔。後續可以預期將會有更多保就業的措施出台,在居民收入預期回穩的背景下,才可長期根本性地改善居民的消費意欲,推動經濟增長。
今年另一發展重點為科技,在過去數月DeepSeek出台帶動市場關注大陸人工智慧(AI)發展的熱潮下,市場逐步意識到大陸AI發展潛力,市場資金率先對一眾具備AI概念的股份進行估值重估,成為近月香港恒生指數的重要推動力。
在全國「兩會」期間,發展「新質生產力」的2025年十大工作任務的第二關鍵,提到要推動「人工智能+」,當中指要大力發展人工智慧手機和電腦等,數位技術及產品融合可推動AI應用不止限於大企業,更逐步融入於人民生活中。
另外,人工智慧的優勢具備在海量數據下推行分析將有助市場推行數據整合,或將有助市場發展新型消費需求,推動市場消費意欲。整體上,今年陸港市場的投資主題或會更傾向「消費+AI」的主題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