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是什麼?碳費的核心理念是「污染者付費」,透過向企業徵收費用來降低碳排放。我國將於2026開徵碳費,適用對象為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的企業,費率為每公噸300元,優惠費率為50元或100元。
碳費會導致國內物價上漲嗎?碳費對國內物價的影響有限。根據2024年7月第四次碳費費率審議會的研究,即使企業完全不減排,並將碳費完全轉嫁給消費者,每公噸300元的碳費僅會使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約0.08個百分點。雖然碳費將直接影響電力、燃氣供應業及部分製造業等高碳排產業,但對整體物價的影響極小,不會帶來明顯的通膨壓力。
我國研究團隊的研究結果與國際實證研究相符。Konradt和Weder di Mauro在2023年發表於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的研究(Carbon Taxation and Greenflation: Evidence from Europe and Canada),分析了1985~2018年間歐洲26國(共34年)以及2000~2018年加拿大10個省份(共19年)的碳稅與物價資料。研究結果顯示,碳稅對物價的影響有限,在統計上並未發現顯著的結果。
碳費會導致房價上漲嗎?碳費對房價的影響有限。根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24年1月的研究,即使水泥與鋼鐵價格隨碳費徵收上漲,但由於鋼筋混凝土材料成本約占建築總造價的30%,碳費對一般鋼筋混凝土建築整體建築成本的最終影響僅約0.9%。
此外,環境部2024年8月的研究也指出,營造成本約占房價的15%至35%,其中受碳費影響較大的營造原物料(如鋼鐵製品、金屬結構、建築組件、水泥及其製品等)約占營造成本的31%。經計算鋼鐵與水泥製品的碳排放量後,研究顯示碳費對房價的影響不到1%,與內政部的評估結果高度一致。
日本碳稅每噸僅新台幣62元,台灣能課更高嗎?實際上,日本企業每排放一公噸二氧化碳所承擔的總稅負遠不止新台幣62元。日本的碳稅主要針對石油、天然氣及煤炭徵收,稅率為每公噸二氧化碳289日元(約新台幣62元)。然而,日本早已對這些化石燃料課徵能源稅,若以碳排放量計算,使用石油、天然氣或煤炭,每公噸二氧化碳須繳納的總稅額分別為1,068日元(約新台幣230元)、689日元(約新台幣149元)及590日元(約新台幣127元)。
此外,每當討論碳費,總有人強調台灣的碳費費率高於日本,但這種比較忽略了更廣泛的國際背景。事實上,在已實施碳稅的國家中,大多數碳稅稅率遠高於日本(和台灣)。以新加坡為例,其碳稅自2019年開徵,初始稅率為每公噸二氧化碳5新幣(約新台幣121元),2024年已提升至25新幣(約新台幣607元),並計畫於2026年進一步調升至45新幣(約新台幣1,092元)。
最後,日本也正在研議進一步提高碳排放成本。日本不但自2023年起積極發展國內碳交易市場,而且計劃於2028年推出新的化石燃料費。
相比之下,台灣目前的碳費費率偏低,未來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國際壓力,應儘早推動減碳轉型,積極應對未來的挑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