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父母常見「平板育兒」,近期一項研究發現,每增加1小時的螢幕使用時間,就可能讓近視的風險增加2成,若超過4小時,近視更有可能急遽加深。今(23)日是國際視光日,專家提醒,如兒童過度使用螢幕,可能對於感覺、動作、發展和學業成績產生負面影響,務必要「小心眼」。
台灣人1天的螢幕使用時間高達7小時,名列全球第15名。數位時代雖帶來方便,卻同時綁架了我們的目光,傷害視力、失去好眼力。3C產品對兒童的吸引力大,衍生出現代父母常見的「平板育兒」方式,不過這種專屬數位時代的教養方式,卻有可能在讓孩子聽話的同時,傷害視力健康,甚至影響發育與認知能力。
近期一項研究發現,每增加1小時的螢幕使用時間,即可能讓近視的風險增加2成;若是超過4小時,近視更有可能急遽加深。發育中的兒童,度數尚未固定,更可能在其成長過程中持續增加度數,讓孩子變成高度近視。
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副教授孫涵瑛表示,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指出,若兒童過度使用螢幕,可能對於感覺、動作、發展和學業成績產生負面影響。早期發育時接觸螢幕,則可能導致認知能力和學業成績下降。另包含語言發展、情緒發展、肥胖、睡眠障礙、憂鬱和焦慮等,可能也與長時間使用螢幕有關。
孫涵瑛說,現代人對智慧型裝置有高度黏著性,家長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需謹慎控制,一定要讓眼睛充分休息,避免「惡視力」悄悄找上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