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官方14日將公布今年第一季宏觀經濟數據,儘管美方高額關稅當頭,但多家研究機構預測,經濟成長率可能落在5.1%至5.3%之間,高於大陸官方設定的5%增長目標。值得關注的是,大陸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雙雙成長,內需回暖之餘,也讓北京在面對關稅持久戰更有底氣。
中國財經媒體分析,這一增長勢頭主要得益於去年第四季以來的一系列擴大內需和增量政策。
今年第一季,中國工業增加值及固定資產投資等多項經濟指標增速,均較去年全年有所提升。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非製造業PMI與綜合PMI產出指數均處擴張區間,顯示經濟動能穩健。
外貿方面,在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大打關稅戰之下,出口表現依然強勁,特別是外貿企業紛紛搶出口帶動下,首季出口貢獻對GDP增長超過2個百分點。然而,市場普遍認為,美中之間的關稅戰將在第二季逐漸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影響。
另外,3月作為中國信貸投放大月,據初步統計,今年第一季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達15.18兆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多出2.37兆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9.7兆元,同比增5862億元。
中金公司預計,3月新增信貸約為3.2兆元,高於去年同期3.1兆元。其中,對公貸款增長主要來自政府債券發行以及基礎建設與國企的貸款需求。而居民貸款增加則受房地場市場回暖和消費貸需求釋放影響。
然而,儘管政府債券為社會融資提供支撐,3月企業債券市場則表現疲弱,部分拖累整體社會融資增速,浙商證券預測,3月社會融資規模預計為4.6兆元,同比略減2400億。
業內專家認為,儘管國際貿易摩擦與金融市場波動風險加劇,但中國宏觀政策工具仍充足。社會融資規模與人民幣貸款增速持續高於名義GDP增速,則反映信貸需求正在回暖。
未來,隨著第二季美中關稅政策影響逐步顯現,外部需求面可能轉弱,中國將繼續依賴內需擴張與金融支持維持經濟韌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