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綠營說法,罷免是人民權利,團結又是人民為國家安全應有的態度,為何多數人反而批評政府藉此濫權操縱制度、需要制衡?其中因果值得辨明。
賴清德近日說,政黨可以競合,但不能零和,呼籲在野黨能與執政團隊對外團結。本以為戲就到此為止,不料總統府21日又表示,賴總統將在各大社團展開「團結國家十講」,並回應在野黨呼籲要團結應先停止「惡罷」的說法,強調:沒有人有辦法主導,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去停止。
先從操縱罷免來談。宣布罷免案投票日,這本是早就可以料到的過場,為什麼值得把賴主席講話與中選會宣布放在一起看?因為它諷刺性地呈現執政黨言行不一。
中選會號稱獨立機關,但先前推動罷免最力的柯建銘早在臉書發文預告「大罷免就在7月26日與8月23日」,後來又傳出罷團宣傳車已印好「7月26日出來投票」在路上趴趴走。經營過社團就知道,大圖輸出力求美觀且不便宜,只會在萬般肯定情形下送印,這延續了外界對執政黨在背後操縱的印象。
尤有甚者,民進黨意圖與號稱獨立的罷團如此不懼物議、緊密連動,彰顯出執政黨金權在手,大家俯首帖耳,就是要跟在野黨搞零和局面。
其次是操縱團結口號來掩護分裂。政客需要談團結,自然是有人挑起了分裂。國會對行政機關監督天經地義,執政黨反應卻是醜化,甚至抹紅在野黨。讓人疑惑,過去藍營執政時,國家沒有比較不安全,反而是現在台灣因錯誤的兩岸政策,使我可宣示主權的空間越來越小,而綠營此次出面發動政潮,還要掛著「團結國家」的旗幟,這是否為另種意義的「好話說盡,事也做絕」呢?社會該有公論。
這些靠著操縱的奪、護權手段,人民早就司空見慣。1998年的吳敦義緋聞錄音帶、2004年三一九槍擊案,及2006年的黃俊英走路工事件等,族繁不及備載。現在只不過是把「操縱選舉程序」轉移到「操縱罷免程序」,目的都是為了永續執政。
此舉或許有利綠營,卻不利台灣整體。掌握絕對權力的政府,必然產生絕對的濫權腐化。疫情以來,不少關於疫苗、雞蛋案的爭議遭人揭發,過去台灣自滿於號稱華人最民主的政權,但現在多少人提到台式民主,又是懷著輕蔑態度?身在台灣者,又是以何種心態看待自以為得計的竊國者或當權派?過去一直有人質疑在野黨為何不願比民進黨更壞,但一旦認真模仿起來,這真是我們要的政治嗎?
要健全民主政體,一定要有夠力的制衡力量。為了基本制度不被濫權侵蝕,保護個人自由不受影響,請大家投票支持反罷免!(作者為銘傳大學副教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