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熱門景點之一屏菸1936文化基地為全力衝刺「最後一哩路」,23日由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宣布,將於10月20日起休園半年,進行全區景觀優化並拆除東側圍牆,改造成為步入式的博物館,以串聯周邊美食、帶動觀光效益,對此,地方期待能有更完善停車規畫。
屏菸基地占地4.2公頃,自開放以來透過分階段修復、策展與開館,逐步打造成縣府「大博物館計畫」的核心館所,目前園內設有菸葉館、客家館、原民館常設展、典藏中心、文資建材庫房等,營運3年多來吸引近200萬人次入園,成為南台灣極具指標性的藝文場域。
為因應新館落成與園區需求,屏菸將展開為期半年的景觀縫合計畫,文化處表示,除將打造原菸廠路入口廣場、夜間光環境外,歸仁路入口也將規畫為開放公共庭園,也就是打開既有東側圍牆,並設休憩設施,讓園區成為步入式的博物館,並與周邊產業、美食串連,帶動觀光效益。
至於閉園期間,菸葉館、客家館及原民館常設展也會同步優化,將融入創新展示手法,為遊客帶來全新體驗,而主打沉浸式體驗的8、9號倉庫及最受親子喜愛的10號倉庫特展也將規畫全新內容,為再度開園營造驚喜亮點。
文化處說,屏東縣立美術館預計明年首季完工啟用、後年P-TIMO探索館接續登場,屏菸1936也將完成最後拼圖,迎向全新大博物館里程碑。
對此,瑞光里長盧逸洋表示,附近居民都很期待全新改造過後的屏菸,但也希望縣府能一併規畫停車問題。屏東縣議員梁育慈也說,屏菸已是屏東市必訪景點,若能進一步打造成結合美術館、博物館、餐廳店舖、藝文空間、社區綠地,觀光效益非常可觀。
縣議員陳揚則稱,屏菸休園半年雖會帶來短期不便,但能藉此成為更完整的博物館群,是值得的長遠投資,不過目前屏東很多硬體建設雖陸續落成,但缺乏長久經營規畫與文化內容管理,導致後續效益沒有持續放大,淪為蚊子館,他希望屏菸的未來不要重蹈覆轍,而是有明確經營藍圖,持續吸引人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