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防部的報告指出,對美軍購25案,有1案進度超前,3案進度延宕,其他21案進度正常。但國防部報告是「校正回歸」的,交運時程都已重新修訂過。其中列在延宕案的「F-16V BLK70戰機」案,如果不是編列特別預算,無法更動預算年度,國防部恐會依樣畫葫蘆,將進度從延宕改為正常。
國防部報告所提進度正常的21案中,最令人吃驚的是岸置魚叉飛彈系統也在列。對美軍購交貨延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岸置魚叉飛彈系統,全案預算編列866億元,受俄烏戰爭與疫情的影響,經台美協商,交貨從5年延長到10年才全數交完。
根據國防部預算書,海軍向美採購的100套岸置魚叉飛彈,2023年原本編列預算為65億元,因美方進度延宕,下修為15億元;2024年編列50億元;2025年249億餘元;2026年229億餘元;2027年215億餘元,連續3年超過200億元。從預付款的高峰期集中於今年起3年間,且與最早議訂的時程不同,便可見證飛彈交運期程的修訂調整。
另根據國防部今年送抵立法院的國防預算解凍報告指出,美方岸置魚叉飛彈系統首批5輛飛彈發射車及1輛雷達車,6月底前規畫船運啟運來台,並派美國教官到海軍技術學校授課,但採購的400枚射程約150公里的魚叉飛彈目前仍未交運。據了解,首批應交運128枚,但解凍報告並未說明運交期程。
此外,報告指出,波音公司軍售訓練飛彈發射車「魚叉武器控制系統操作」等15項課程,預訂2025年至2027年於海軍技術學校由美方教官實施授課。據了解,美方應在2026年底前將32套系統交運,68套則是在2028年底前交運。
至於延宕的F-16V戰機案,立法院在2019年10月、11月審查《新式戰機採購特別條例》及特別預算時,國防部當時表示,大陸戰機總數約2000架,當面部署在東南沿岸約700架,而空軍新購66架F-16V成軍後,空軍將擁有350架戰機,雙方戰機數量比例約2比1,未來可透過聯合作戰、聯合防空等武力嚇阻對岸,對空防十分重要,因此朝野立委加速審議,立法院在25天內先後通過《戰機特別條例》及特別預算案,未料交運卻延宕。
軍方報告之所以坦誠延宕,是因為戰機編列特別預算分7個年度支付,白紙黑字,台美如果要調整,不是國防部片面答應就算數,還要立院修改《戰機特別條例》,保留預算。若不是有這一關要過,台美雙方恐怕早就調整交運時程,F-16V戰機案也會列為「進度正常」的軍售案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