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電今年將參與於巴西貝倫登場的COP30氣候峰會。台達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表示,台達將分享運用AI影像辨識與機器手臂技術進行珊瑚辨識與耐熱研究的成果,並展示如何透過創新科技與跨界合作落實「Green AI」概念,在提升算力能效的同時降低碳排,讓AI不只是運算工具,更能成為修復地球的力量。
今年COP30是《巴黎協定》簽署十周年的關鍵點,台達電參與焦點集中於兩大主題:AI賦能珊瑚復育,以及AI推動綠建築教育,是華文圈首個結合AI的綠建築學習平台。張楊乾指出,氣候行動要能脫離口號,必須以科學數據與嚴謹方法為依據。
以台達電自2021年啟動珊瑚復育計畫為例,結合醫療級微電腦斷層掃描與AI影像辨識技術,加速珊瑚物種辨識與資料庫建構,縮短傳統研究流程,並透過台達自主開發的機器手臂觀測珊瑚在特定水溫下的存活表現,已找到能在攝氏37度下維持五成光合作用效率的耐熱品種。
他強調,國際對「基於自然的解方」要求極為嚴格,任何保育行動都必須建立在可驗證的資料基礎上,當不是以科學方式去做評估與回顧,這樣的計畫就容易流於「漂綠」,因此,台達選擇用AI技術輔助生態研究,讓資料能被量化、行動能被追蹤。
台達基金會副董事長郭珊珊則表示,科技創新若能為自然留出復原的時間,就能形成真正的永續循環,「珍古德博士(Jane Goodall)說過,只要給大自然一個機會,它會回來」。而這正是台達推動「AI for Green」的信念所在。
台達電已連續18年參與COP會議,自2015年巴黎氣候峰會以來共舉辦34場周邊論壇。今年行動不僅延續綠色AI的節能主軸,也嘗試在氣候調適與生態復育之間搭建橋樑,從電力管理、海洋保育到綠建築教育,台達正試圖讓AI從算力的消耗者,成為地球復原力的催化者。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