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人士指出,美歐這波鋼價上漲因素,包括供應收縮、原料成本上升、市場預期改善等。美國鋼價提升的關鍵在於供應端收縮與庫存調整,今年第三季以來美國多家鋼廠為維持利潤率,陸續啟動檢修與限產,加上汽車與建築需求逐步回升,使得市場庫存降至相對低位。隨著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與製造業活動改善,下游採購信心回復,鋼廠得以成功調漲報價。

此外,成本上升也是推升美國鋼價的主因。近期鐵礦砂及焦煤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運輸及能源成本也居高不下,迫使鋼廠將成本轉嫁至成品價格。再加上美國針對進口鋼材維持高關稅政策,使本地市場供應相對封閉,強化了價格的支撐力。

歐洲整體需求仍疲弱,但歐洲鋼廠自去年底起就已陸續啟動減產,並利用能源價格穩定期逐步恢復利潤。雖然北歐市場因季節性淡季影響,價格一度回落至每噸約540至550歐元,但隨著市場預期好轉與亞洲需求回升,第四季鋼價有望出現溫和反彈。

國內鋼廠認為,美歐鋼價近期反彈屬於階段性復甦,如果全球需求回升勢頭延續、原物料價格維持高位,鋼價有望進一步上攀。但若經濟成長不如預期或庫存快速累積,鋼價仍可能再度承壓。

#回升 #美國 #反彈 #價格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