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台股大漲逾2,400點後,近期上下震盪。投信法人指出,台股基本面仍穩健,企業獲利動能與AI投資題材支撐強勁,建議震盪之際分批或定期定額布局優質ETF,掌握長期成長契機。

觀察近三個月ETF市場表現,資金集中於大型權值與科技族群,市值型ETF績效普遍亮眼。AI仍為市場主軸,熱度也進一步擴散至記憶體、散熱、被動元件等相關族群。建議透過定期定額布局市值型ETF,分散風險並參與科技成長帶來的長期投資潛力。

華南永昌台灣優選50 ETF經理人蔣松原表示,AI熱潮與2000年的網路泡沫對比發現,AI盛況與2000年網路泡沫的光景兩者大相逕庭,主要體現在獲利支撐與市場評價兩個層面。當前市場剛從升息轉為降息,處於「開始養成泡沫」的階段;那斯達克過去12個月本益比約37倍,明顯低於網路泡沫時期的68倍,標普500企業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達21.3%,遠高於過去平均的16%至17%,且現在的評價是跟著獲利提升,基本面相對穩固。

台灣的強勁經濟成長也是AI結構性趨勢的最佳證明。主計總處預估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可達5.1%,並上修全年GDP至至少5%,受惠AI商機持續擴張,帶動半導體與電子供應鏈出口動能維持高檔。2026年AI長期趨勢確立,相關產業與龍頭企業的獲利支撐具體明確,與過去的投機泡沫截然不同。投資人順勢而為,聚焦具基本面優勢的核心標的。

合庫台灣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顧克勤認為,當前高檔盤勢下,選股優於選市的策略更重要,持續看好產業龍頭公司、新技術領先的公司、對等關稅與半導體關稅受惠公司,建議投資人透過布局台股科技基金,掌握長期AI趨勢紅利帶動台股行情的投資機會。

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經理人游景德強調,資金寬鬆與獲利成長將成為明年台股多頭主旋律,台股基本面穩健 AI供應鏈仍是資金焦點。儘管短線漲多、評價偏高,惟籌碼穩健、外資回補明確,AI供應鏈基本面支撐強勁,中長期結構仍偏多。

#強勁 #資金 #評價 #泡沫 #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