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拋出「台灣有事」論後,挑動陸日最敏感的政治神經。回顧安倍晉三、石破茂等歷任日相,雖涉陸立場各有私人好惡,但往往就任首相後,對陸公開言論便會趨於克制。「台灣有事」論由安倍率先提出,但像高市以首相身分「官宣」單刀直入,把近年日本政府對台立場不可說的祕密,直接大喇喇搬上檯面,還是頭一遭。

高市一直是日本自民黨內保守派代表人物之一,出任首相後更普遍被外界視為是繼承已故首相安倍政治遺產的最佳人選。高市在眾議院備詢時拋出的台灣有事論,乍看之下也完美詮釋安倍「親美友台」的政治路線。

但安倍即使對北京採取相對強硬的作風,其在8年首相生涯中,對於改善陸日關係仍是不遺於力,更遑論「台灣有事」論,還是安倍在2021年12月1日受邀於台灣智庫國策研究院所舉辦的視訊演講時才提出,那時安倍已經卸任首相1年多之久。

舉例來說,安倍在2012年12月17日在日本眾議院選舉選後記者會上就直言,日陸之間是無法割捨的關係,將謀求改善兩國關係;2014年11月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破冰會晤,安倍在會上表達,日方願意落實推進日陸戰略互惠關係改善和發展。

2021年10月岸田文雄就任首相,時隔4天後與習近平通話。岸田當時也表明,願以日陸邦交正常化50周年為契機,透過對話管控分歧。

至於甫卸任的石破茂,2024年10月出席東協峰會期間,與大陸總理李強會談時也談到,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是日陸兩國共同的大方向。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從安倍到高市,陸日關係的時空背景已有很大變化,雙方矛盾也加深。比如川普政府強硬遏制大陸,讓高市政府不得不選邊站,對陸採取更鷹派,加上陸日在釣魚台主權上的「新仇舊恨」、北京近年在海權的急速擴張,多少都助長高市說出「台灣有事」論的動機。

#日陸 #台灣有事 #強硬 #任首相 #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