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政策推動以來爭議不斷,近日有老師爆料,因雙語師資不足,有些學校為達績效獲得補助,只要老師在課堂講簡易英文就列入雙語課程,不只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甚至引發反感。教育團體認為,雙語政策已經走偏,呼籲教育部停止推動雙語政策。

賴清德總統103年在台南市長任內推動雙語政策;106年賴接任行政院長,雙語計畫也被納入中央政策;107年底,國發會正式公布119年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以109年為起點,目標高中以下所有學校於119年英語課以全英語授課,部分領域則採雙語上課。

全教總日前公布超過1萬1000名老師調查,選出最應立即停止政策前5名,雙語政策上榜。一名高中數學老師說,配合雙語政策,他課程講述用中文,專有名詞會加註英文,稱讚學生表現時就用英文,例如Good、Excellent、Fantastic等基礎英文。

王姓高中老師說,雙語師資非常不夠,部分縣市教育局處為達KPI,要求高中職找藝能科老師在課程融入英文,最常見是找體育科老師,因為課程動態較多,只需要講重要單字跟指令。

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陳葦芸指出,其他科目融入英語教學,容易讓學生對課程內容無法理解,導致學習力下降外,甚至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有學生因為幾乎每堂課都有英語內容,反而對學習英語產生反感。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直言,若要終結英語融入其他科目情況,教育部必須停止雙語政策推動相關補助,否則學校仍會持續申請經費,雙語教學亂象難以改善。

教育部國教署回應,113年8月29日函示各地方政府,不得以強制方式要求學校或教師實施雙語教學,不得硬性規定英語授課比例或節數,教學內容應以領域、科目核心素養為主,不得本末倒置,教師應依學生語言能力採彈性雙語教學,非全英語授課。

#融入 #英文 #雙語教學 #教學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