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近年來越發關注大陸電信設備可能帶來的風險。外媒報導,歐盟執委會正在探索各種手段,試圖透過法律途徑迫使歐盟成員國逐步從其電信網路中淘汰華為和中興的設備,否則可能面臨財政處罰。對於非歐盟國家,則可能透過停止發放資金的方式對其施壓。

美媒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歐盟執委會負責技術主權、安全等事務的副主席維爾庫南(Henna Virkkunen)希望把2020年關於在行動網路中停止使用「高風險供應商」的建議,升級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規定。

儘管電信基礎設施的決策權在於各國政府,但維爾庫南的提案,將強迫成員國遵循歐盟執委會的安全指引,且如果這些建議具有法律效力,不遵守規定的成員國可能面臨侵權訴訟和經濟處罰。

報導指,隨著與大陸的政經關係日益緊張,歐盟越來越關注大陸電信設備製造商帶來的風險,擔心將關鍵國家基礎設施的控制權交給與北京關係密切的公司,可能損害國家安全利益。

此外,歐盟執委會還在考慮採取措施勸阻非歐盟國家依賴大陸供應商,包括停止將援助資金用於涉及華為設備的國家提供「全球門戶」計畫資金。

報導指,多年前,英國、瑞典等國就已禁止使用大陸供應商的設備,但西班牙、希臘等國仍允許其在本國網路中部署相關設備。歐盟內部的對華鷹派警告稱,這種不一致的做法存在「重大安全風險」。

但有分析認為,禁用特定供應商可能會引發政治鬥爭,因各國長期以來一直拒絕將與華為相關的決策權交給歐盟執委會。電信運營商也將反對這些限制,因為華為的技術比西方同類產品更便宜、更好。

對此傳聞,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在沒有法律依據和事實證據的情況下,以行政手段強行限制甚至禁止企業參與市場,嚴重違反了市場原則和公平競爭規則。他呼籲歐盟為大陸企業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避免損害企業赴歐投資的信心。

#成員國 #安全 #大陸 #停止 #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