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解釋,AI伺服器與晶片的產品周期普遍僅有兩至三年,但這些科技大廠卻將相關資產折舊年限延長至五至六年,藉此壓低折舊費用,使財報中的盈餘數字被放大,「企業在短期產品周期中大量採購輝達晶片與伺服器,卻仍延長設備使用年限」。
貝瑞估算,包括Meta、Google、Oracle、微軟與亞馬遜在內的五家企業,可能在2026年至2028年間,低估折舊費用約1,760億美元,使整體盈餘被高估。若情況持續,至2028年甲骨文盈餘恐被高估26%,Meta約被高估20%,並預告25日公布進一步分析。
Kynikos Associates創辦人、另一名空頭投資人查諾斯(Jim Chanos)近期也表示,大型科技公司正以驚人速度投入AI硬體建設,包括資料中心與伺服器採購。據估算,亞馬遜、Meta、微軟、Alphabet與蘋果今年的資本支出總額可達3,490億美元,主要用於AI相關投資。目前AI支出成長速度已超越企業營收與獲利增長,一旦投資報酬率未如預期,企業恐面對AI變現時機與回報不確定的壓力。
關於AI伺服器與晶片的折舊期過短的問題,一名分析師早於去年11月即向Business Insider透露,成本計算方式和硬體折舊對企業獲利的影響,是AI投資核心的潛在定時炸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