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這並非軟銀第一次出清輝達持股。聚焦科技投資的軟銀在2019年就曾脫手輝達股票,隨後才又重新買回這家晶片製造商的股票。
孫正義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去年公開談及當年售股一事時,孫正義還開玩笑地靠在黃仁勳肩頭假裝哭泣。部分人士估計,軟銀錯失淨賺超過1,000億美元的良機。
軟銀在上季財報表示,已於10月份出清持有的全部3,210萬股的輝達股票,為要支持執行長孫正義雄心壯志的AI戰略,也就是他對ChatGPT開發商OpenAI的「全力押注」。然而,軟銀售股之舉仍加深人們對AI熱潮可能已達頂峰的疑慮,擔憂AI產業的估值可能已經脫離基本面。受此打擊,12日股價一度狂瀉10%,但收盤跌幅收斂到3.46%。
Freedom Capital Markets首席市場策略師伍茲(Jay Woods)表示,軟銀股價大跌,並不是直接衝著輝達來,而且他也不認為會有什麼影響。如果有,那就是給了投資人逢低買進的理由。
伍茲提到,軟銀的決定應被視為OpenAI將在不久後公開上市的信號,而不是對輝達前景的警訊。他還稱輝達股價拉回是下周公布財報前一次健康的調整。
近幾周AI泡沫的聲浪不斷浮現。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執行長相繼示警,認為股市可能即將下跌。此外,以在2008年美國房市崩盤前做空而聞名的對沖基金經理人貝瑞(Michael Burry)也做空輝達和Palantir。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