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膨受控、稅改落實與降息預期升高的環境下,印度股市逐漸回到外資關注焦點。法人認為,隨著政府推動稅制改革、印度央行維持寬鬆政策、企業獲利上修,印度經濟可望迎來新一輪結構性成長循環。

富蘭克林坦伯頓印度基金經理人蘇庫瑪.拉加表示,印度政府近期大幅下調並簡化商品及服務稅(GST)結構,搭配所得稅減免與央行降息100個基點,將為企業營運成本帶來明顯改善。他認為,這波改革可望刺激消費升級與金融服務滲透率提升,帶動企業盈餘自2026財年下半年起恢復雙位數成長。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補充,若年底前美印雙方能達成關稅協議,消除外資疑慮,外資回補力道有望成為推升印度股市的重要催化劑。

瀚亞基金經理人林庭樟指出,印度近期經濟數據維持強勁,為股市提供基本面支撐。不過,隨外部環境變數增多,市場短線氣氛偏向謹慎。大型企業持續吸引資金,中小型股與高估值板塊則進入盤整。產業輪動明顯,金屬與能源受惠大宗商品需求回升而領漲,資訊科技與消費類股則受外需疲弱拖累。市場短線或將進入橫盤整固期,但中期仍具上行潛力。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黃俊晏分析,從資金與景氣動能角度來看,印度PMI創下15年新高,通膨(CPI)維持在2%低檔,為央行提供進一步降息空間。雖然外資因關稅談判不確定性一度連月賣超,但企業盈餘上修與內資買超力道強勁,正在抵銷外資賣壓。內外資結構轉強可望為市場帶來穩定支撐,後續若降息落地,股市補漲行情可期。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強調,高頻經濟數據如汽機車銷售、銀行放款與發電量皆顯示景氣正加速回溫。受惠於GST降稅與企業財報優於預期,銀行與必需性消費族群表現突出。政策利多已開始傳導至實體經濟面,後續有望推升大盤動能,帶動中小型股補漲。

#有望 #後續 #降息 #結構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