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府斥資1500萬元新建舊站特區公廁,今年7月啟用,近日遭質疑「全數故障」,引發網路熱議。對此,縣府澄清,並非設備損壞,是因自來水接管工程延宕,臨時用水水壓不穩才短暫停用。不過,縣議員黃治維質疑理由牽強,且「智慧化」名不副實。

舊站特區示範公廁有3棟位於鐵花新聚落市集旁,1棟位在轉運站旁,總共21間廁間。近日被民眾發現全數貼上故障標示,讓民眾困惑「花大錢才半年就全壞了?品質怎麼這麼差?」遊客則認為很不方便。

縣府行政處公共園區管理科長賴宣愷澄清,公廁已依程序申請自來水管系統,但自來水公司施工團隊日前全數北調,支援花蓮縣光復災區修復,導致接管作業延後,預計11月下旬會完工。

賴宣愷強調,廁所設備皆運作正常,目前臨時用水的水壓不穩定,為避免民眾無法沖水或洗手,水量不足時只能暫時封閉,已要求外包清潔廠商加強巡查水塔水壓,盡量避免無預警停用情形。

黃治維卻指出,啟用前就應完成自來水接管,並認為以救災作為延宕理由有點說不過去。還說,縣府當時宣稱的「六星級智慧化」名不副實,「除了感應洗手乳、鏡面式收納衛生紙外,水龍頭仍需手動按壓,與一般廁所無異」。

縣府建設處新建工程科長洪渝甯說明,公廁依環保署規範設計,具備AIoT智慧偵測功能,透過無線網路偵測人流、廁紙及洗手乳使用狀況,並經大數據統計輔助維管。她解釋,智慧化常被誤會為自動化,主要目的在於提升管理效率。

#智慧化 #質疑 #臨時 #停用 #全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