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浙籍同鄉會「浙里同根 兩岸同心」交流活動,10月31日在杭州舉行。來自台灣各地的400餘名浙籍鄉親跨越海峽,歡聚一堂,共敘血脈親情。
啟動儀式洋溢著濃厚的中華文化與浙江地方特色。台北市浙江同鄉會青年聯合會長鮑盈安表演的舞蹈《蛇舞春風》展現朝氣與活力;朗誦《筧橋雄鷹》回顧抗戰英勇事蹟,令人動容;婺劇《泗州城》技藝精湛,贏得滿堂彩;歌舞《萬疆》以恢弘表演抒發對壯麗河山的讚美與對民族復興的信念。
台商代表感慨:「我父親是金華人,我小時候就聽他哼過《泗州城》的調子。雖然我在台灣長大,但這些文化基因刻在骨子裡。每次回來,聽鄉音、看鄉戲,和鄉親聊聊天,像給心靈充了一次電,重新找回出發的力量。」
在「心心鄉印」簽章同鄉會倡議書環節,台北市浙江同鄉會理事長蔡之貫小心翼翼地用西冷印社特製的青田石私章,在倡議書上留下鮮紅的印記。他說,「這是『封門青』,是我們浙江的石頭啊!」儀式結束後,他依然激動不已,反復摩挲著手中的石章。「這方章蓋下去的不只是名字,是我們這些遊子的歸心。同鄉會就是我們在台鄉親的一個家,我們要把這個家維繫好。」每次回鄉,看到浙江日新月異的變化,他為自己的根在浙江而感到自豪。
中華大陳同鄉總會青年發展處處長趙孝嚴追溯家族歷史:1955年,她的外曾祖父母、外公外婆和她的母親,離開大陳島帶著文化和思念,在海的另一邊台灣展開新的生活。對她而言,這段歷史不只是家族的遷移,肩上也負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讓我們親身走一走長輩曾經走過的路,嘗一嘗地道的家鄉味,親眼看看今天蓬勃發展的浙江。只有親身感受過,才能知道兩岸的差異與尊重,相知相惜。」
在台浙籍同鄉們的故事各不相同,但那份對「根」的眷戀、對「親」的渴望卻如此一致。活動中,簽章、戲曲、歌舞、交流,像一條紅線,把兩岸浙籍鄉親的情感緊緊聯結。(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