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西的浩瀚,太平洋西岸,瀕臨壯闊狹長的北美洲大陸;舊金山緯度合於台灣,十五年的別鄉記憶,他一直在雪地理綻開紅火之花。
黑名單?決絕放棄美、加邊境,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博士學程的:陳芳明,八○年代寄回島鄉的文學佳構,不用本名,以「陳嘉農」、「宋冬陽」隱匿本名──陳芳明,何以為之?
完成:《謝雪紅評傳》後續:《臺灣新文學史》。絕美豪筆,誕生於一九四七,彷彿就是二二八事變被屠殺的知識分子,輪迴轉生。
我,保留著三十九年前的合影,那時我們都還年輕,從他居家聖荷西相偕前往聖塔巴拉拉,參與加州大學分校的「北美洲台灣文學研究會」一年一度的盛會。途中下車歇息,面對著壯麗泛藍的太平洋,陳芳明幾許黯然……指著遠海,彷彿就是鄉愁的感嘆,他說──
我,常來看海,萬里之遙的對岸直航,據說可抵達,台灣花蓮。
花蓮,不是他的原鄉,卻是他服預官役的東海岸,陳芳明是高雄左營人,前輩作家葉石濤老師長住於此。二○○八年印刻版:《昨夜雪深幾許》人物誌,他以《水綠舊城》記述葉老師文學行誼,想是對生長之地的懷念。
張瑞芬教授以「美麗而艱難」定義──陳芳明的生命經驗與散文美學。
我珍藏著他一本傳記書:《謝雪紅評傳》一九九一年前衛版。厚實雋永的八百五十五頁大書,封面是謝雪紅的微笑(書名附標是作者陳芳明形容這台灣左派革命家的人格典範──「落土不凋的雨夜花」!)書末,陳芳明如此結語:
這一朵台灣現代史上最為斑爛的孤傲花,就要在台灣人的命運徹底改造之後,又會回到自己的土地怒放。
最美好的共同記憶,有幸拜讀手稿而後編輯付印,逐日連載於:《自立晚報本土副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