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峰會第30次締約方大會(COP30)在巴西貝倫召開,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發表開幕演說,聲稱人類已錯失了將暖化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的機會,地球的氣候已經跨越了「臨界點」,走上了「不歸路」,是我們「道德的失敗、致命的失誤」!

類似的警告所在多有,古特瑞斯的演講就像多數政治大咖的演講,迎來掌聲,但於事無補,人類注定我行我素,繼續排碳;尤其,川普為了讓「美國再度偉大」,今年年初一上任就簽署行政命令,再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COP30開幕式上哥倫比亞總統裴卓直接咒罵川普,認為他將帶來人類末日,地球氣候將從「變遷」而蹣跚成「危機」,進而踉蹌為「崩潰」。巴西總統魯拉則認為地球暖化注定超過1.5攝氏度,未來每年環境災難會造成25萬人死亡、GDP30%的衰退。

30多年前我在美國耶魯大學任教時,系主任是氣候專家,專做氣候模擬,推想當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至工業革命前的2倍或4倍時,地球系統會變成什麼狀態?所以我開始關心地球暖化問題。後來翰森等人提出了「災難臨界點」的概念,大力鼓吹下,這個理論正式進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小組」的地球氣候評估報告。

憑著這些理論與信念,我領導環保署在2015年完成《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立法;完成中華民國「自願減碳貢獻」(INDC)企畫書,並召開國際記者會向世界公布;也率團參加COP21氣候峰會,見證了《巴黎協定》的通過。全球各界原本今年要慶祝《巴黎協定》10周年,奈何COP30反而見證人類集體的失敗、道德的墮落,因為暖化已跨越升溫紅線1.5攝氏度,地球將難逃行星級災難。

過去80萬年來地球經歷了8個「冰期—間冰期旋迴」,大約以10萬年為週期,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在190至290ppm間來回震盪,地表氣溫亦步亦趨。例如,台灣南方海域的海表溫度比上次冰期升高約4攝氏度。80萬年來,溫室氣體濃度始終沒超過300ppm;而自工業革命起,短短175年來,大氣的溫室氣體濃度在今年冬天已達到430ppm,越雷池130ppm了。

根據地球冰期—間冰期的行為模式,台灣附近海表溫度也應上升超過4個攝氏度,但基於物理原因,海溫沒有大幅上升,這暗示著台灣附近的海域熱含量大量蓄積,必須靠著水蒸氣來發散熱量,因此,大氣的水蒸氣經常過於飽和,都已經11月中旬了,仍十分悶熱,並形成颱風。

看看剛蹂躪過菲律賓的鳳凰颱風,以及颱風和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帶來的宜蘭與花蓮局部性豪雨,這樣的冬颱將成未來常態,年年肆虐,因為地球氣候已跨越「災難臨界點」,地球女神蓋婭開始復仇了!怪誰呢?也不能光罵川普,這是人類共業,我們都有責任。(作者為前環保署署長)

#濃度 #暖化 #溫室氣體 #地球 #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