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樂觀看2023年有12萬5192對結婚,是近年的高點,希望去年的高結婚人數,能為龍年到來和將接手的賴政府,提振台灣低弭的新生兒出生數。
2023年台灣新生兒為135571人,總數比2022年少了3415人,再次創下台灣有人口統計以來的最低生育紀錄。原寄望今年能有像12年前超過20萬新生兒的大翻轉,只是今年至今新生兒出生數並未好轉,以一月11023人、二月9663人、三月10827人、四月10753人、五月11168人來看,依舊都低於去年每月的平均數。未來想要提升新生兒出生數,只能冀望五月份接手的賴政府、卓內閣,能以提振婚育當為新政府的首務目標。
超超低生育讓台灣正處於「生不如死」的時代,讓許多經濟、社會、醫療專家為台灣超高撫養比憂慮心急,更為台灣未來的勞動力、競爭力與國力燒腦。總人口數超過兩千三百多萬的台灣,近年新生兒竟都佔不到總人口數的1%,牙籤似的兒童與青少年人數如何支撐中老年的大棒槌?接棒的賴總統、卓內閣務必要有明確計畫和確實做法,來提升台灣生育率以穩國安。
雖然低生育是現代國家的趨勢,但許多政府都推出許多策略試圖減緩衝擊,之前日本以「避免人口少於1億」做為優先施政目標,大陸以「開放二孩」來調控生育數,雖然日本與大陸的努力不見得提升生育數多少,不過至少都沒有像近年台灣新生兒斷崖式的直落。德國不斷優化父母的有薪假、延長托育時間和彈性調整每週工時,讓父母的育兒不負壓力,也讓德國在2021年新生兒數衝一波。可知只要有好的生育環境與措施,年輕人還是願意生養子女的。
台灣年輕人除同樣有工作與育兒的衝突外,台灣的高房價更已擋阻了年輕人結婚的念想。2023年台灣婦女有偶人數創48.7﹪,是史上最低紀錄,女性初結婚年齡更突破30的整數關卡。雖說不婚或晚婚都是個人生涯的自由選擇,但整體社會的不婚、晚婚和晚育和不育,絕對生活環境與政府施政有所關聯。
今年是龍年又是賴總統接任的新政局,還是許多人都想能在龍年結婚、生子的。冀望政府把握龍年好契機,提出各項務實提振結婚與生育獎勵措施,營造讓青年男女樂於結婚、敢於生養的「信賴」台灣。
(作者為空大講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