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任內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莉日前來台參加「凱達格蘭論壇:2024印太安全對話」,她建議在9月10日開幕的聯合國大會上,美國應與台灣一同要求對2758號決議進行聽證,並讓台灣獲得公開發言機會。這是繼7月底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台北年會之後,西方政界再次拋出2758號決議涉台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海莉並非籠統、原則性地提出聯大2758號決議的台灣地位未定論問題,而是明確、有操作性地提出建議,呼籲美國運用9月聯合國大會召開的契機,透過舉辦聽證會邀請台灣發聲。同時她補充說,即便是「場邊會議」,也有必要舉行。所謂「場邊會議」,其實就是非官方、非正式會議,和聯合國無關,較大機率是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附近,邀請美方政界領袖、IPAC代表、台灣友邦代表,舉辦一場「蹭熱度」的挺台聚會。

由此可見,作為曾擔任過美國駐聯合國代表的海莉,心裡完全清楚,若在聯合國官方平台舉辦涉台聽證會,必定遭到秘書處否決,故退而求其次,表示「場邊會議」亦可行。換言之,海莉藉由凱達格蘭論壇的機會,實質上是為她自己,當然也是為民進黨政府,找到一個政治獻金交易的合適理由罷了。畢竟,在國際場合大談2758號決議涉台問題,並主張台灣在聯合國擁有代表權、發言權,控訴中方打壓圍堵,無論是「大外宣」還是「大內宣」,都是穩賺不賠的。

當然,就美國政府而言,對聯合國涉台議題「關心不介入」,不會過度操作。雖然美國國務院中級官員曾在今年多個場合,試探性拋出2758號決議涉台問題,但上述動作僅限於蜻蜓點水,截至目前仍然只限於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組織活動」、支持台灣恢復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席位等既有立場,畢竟這些言行早已延續20多年。

尤其是在不久前舉行的美國民主黨全代會上,新版民主黨黨綱在涉台政策部分同時寫入「六項保證」與「一中政策」,與拜登政府的現有涉台表述高度一致,說明賀錦麗團隊力求台海政策穩定性、連貫性,並未有任何標新立異、另起爐灶的想法。比較7月共和黨全代會的新版黨綱,在大幅縮減篇幅的背景下,出人意料地隻字未提台灣,本質是共和黨內部對台海論述未能達成共識。如海莉這種支持台灣成為聯合國會員的訴求,不見得見容於川普家族、馬斯克等共和黨金主集團。

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即將啟程訪問北京,此行應與協調11月於巴西G20峰會時舉辦「拜習會」密切相關。客觀來看,去年舊金山拜習會後,美中各層次對話合作機制照表操課、沒有意外,成果符合預期。因此,北京必然要求美方在聯合國涉台問題上保持距離,而拜登政府也會謹慎以對,9月聯合國大會的涉台討論,相信只是一場煙火秀。(作者為智庫研究員)

#涉台 #聯合國 #台灣 #海莉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