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問題似乎越來越嚴重,但並非當務之急,因為大陸內部問題很多,中美關係持續緊張,這些需要優先處理。在台灣問題上稍安勿躁是應該的,但所謂「時」與「勢」都在大陸一邊可能是一種過度樂觀的一廂情願的想法,除非北京當局破釜沉舟,用武力統一兩岸。
在台灣問題上,北京當局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台灣人對統一沒有興趣,二是台灣問題的國際化。兩者相加,使得兩岸和平統一遙遙無期。
「去中化」教育在台灣是相當有效的,當然這裡指的是政治上的去中國化和歷史教育上的與中國切割。在文化上和社會運作方面,中華文化在台灣根深柢固,是去不了的。經過二三十年的「去中化」,現在台灣人的身分認同已經離「中國」越來越遠,甚至很少有人願意公開稱自己是華人,認為是中國人的就更少了。很多自認是華人的也將自己看成類似新加坡或美國的華人,而不是與對岸同屬一國。「兩岸一中」、「一國兩制」或是「心靈契合」等提法在台灣社會得不到廣泛共鳴,因為從本質上來說,大多數台灣人認為自己就是台灣人,跟中國沒啥關係,所以統一猶如天方夜譚。你不能全怪罪他們,因為他們中大部分是無辜的,是去中化教育和政策的必然結果。
台灣問題國際化也是北京面臨的挑戰
對北京來說,面臨的挑戰不僅是民進黨的台獨路線和台獨教育,還有台灣問題的國際化。美西方擁有國際話語權,如果這些國家不認同台灣是中國內政,那麼台灣問題的國際化將越來越突出。現在的趨勢是美西方全方位圍堵中國,擾亂中國的崛起,雖不至於與台灣建交,但肯定不會支持台灣與中國大陸統一,即使是和平統一。打台灣牌對抗中國已經是美國及其盟友的既定方針,不會輕易改變。
以前美國只是強調有《台灣關係法》這個國內法必須遵守,現在美國在與其盟友的雙邊和多邊宣言中一定加入有關台灣的條款,公開將干涉台海局勢作為美國印太戰略和對外關係的一部分,而美國盟友紛紛附和,幾乎沒有異議。只有像澳大利亞前總理保羅基廷等極少數西方人士發出微弱的反對聲,而且一旦發聲,就會遭遇政客和媒體的鞭撻。
台灣問題的和平解決關鍵還是在大陸本身的軟硬實力和內外政策,特別是軟實力的增長。
台灣問題的和平解決關鍵還是在大陸本身的軟硬實力和內外政策,特別是軟實力的增長。大陸的對台政策以和平統一為基調,一以貫之,值得稱讚,但也缺乏創新,靈活性不足。兩岸問題已經不是簡單的國共內戰的延續,北京的對台政策是否需要與時俱進?例如,能否提出一套讓台灣人樂意接受的統一新建議、新模式?如何向台灣民眾說清楚統一對大多數台灣人具體有哪些好處?為什麼必須要統一?為什麼統一對兩岸都有益?
北京的對台政策還有很多工作可做。如果兩岸當局能在尊重歷史與面對現實的基礎上達成雙方都可接受的某種新共識,國際干預兩岸的空間也將大大縮小。
(作者為美國巴克內爾大學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