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龍頭企業OpenAI CEO Sam Altman於9月23日在博客上發文,宣稱:「AI奇點近在咫尺,準備好迎接智能時代。」Altman此次發文跟他2023年春天的「奇點宣言」並無太大的差異,只是此次他加碼提升了AI全面發展、擴散的位階。

奇點在智能網路的出現代表了分布經濟、自我組織、韌性治理的産業轉折。騰訊公司首席經濟顧問朱嘉明曾宣稱:全球科技革命正逼近「奇點」,影響未來人類社會的走向;世界正在開始從經濟主導科技,向科技主導經濟轉型,因為技術發展是成指數模型,而且現在的統計資料表明人類已經進入了基數足夠高的爆發階段,所以這個模型的計算結果表明在廿一世紀中期,人類的科技能力將達到無限大,亦即「技術奇點」。

Altman預測「智能時代」(Intelligence Age)即將到來,人工智能將在「未來幾十年」內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包括了人類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的作用、共用繁榮的潛力、深度學習的影響、應對挑戰的必要性等五大項改變。他用十五個詞彙來描述這個「奇點轉折」,包括深度學習有效,隨著規模的擴大變得更可預測,且我們投入了越來越多的資源(deep learning worked;got predictably better with scale;and we dedicated increasing resources to it)。

事實上,Altman的「智能時代」及「奇點轉折」強調的是AI全面的擴散。Google執行長皮蔡(Sundar Pichai)宣稱,AI對人類文明來說,將比火或電的出現更加重要。但從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看,AI是一個高度耗能、耗錢的産業,近年來由於地緣政治及戰火衝突、融資條件困難,而在2024年全球經濟迎來是成長前景疲軟和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Altman 的預測似乎過度樂觀世,但「奇點轉折」對産業及社會的衝襲似乎仍然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

「奇點轉折」攸關產業生態與技術互動的進程,也結構性的影響網路系統的創新模式。具體來說,A I對産業發展主要負面影響來自於「斷崖式」奇點轉折與系統治理,是通用智能技術(AGI)發展到極限必然發生的現象,也是人工智能幻象(AI hallucinations) 的始作俑者。

事實上,AI深度學習和「奇點轉折」存在有許多負面的評價,在「奇點轉折」之前的負面因素包括:微觀面的高成本但獲利率低、産業標準尚未形成、創新阻力(Innovation Adversity)-缺少殺手級應用、未來不確定性高等因素;宏觀面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智能奇點」和智能技術對社會安全、人類文明的衝襲、加速形成産業寡占等方面。但諷刺的是,完全仰赖AI深度學習和数学模型來解決人類生活上的所有問题,顯得過度樂觀而缺少了文化及人道的關懷(Inhumane)的成分。

在「奇點轉折」之後,網路結構由Web2.0互動平臺經濟過渡進化到Web3.0分布式經濟體系,而衍生的人本和社會加速兩極化(Social Polarization)、網路治理、風險管理、資安、倫理規範等領域,是一個刻不容緩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産業而言,AI加速産業技術專業化、産品碎片化/客製化是必然演化的趨勢,未來競爭焦點將是商業韌性及客製化產品協作與整合,其中軟硬兼施的 AI Agent 及Web3.0基建系統將是關鍵,而在産業發展及社會治理的平衡上,政府治理的功能將呈現前所未有重要。

AI是政府自2016年來聚焦的産業重點,也是賴清德總統「五大信賴産業」的核心。面對地緣政治、全球戰火漫延、産業結構巨幅轉型、兩岸情勢未定的關鍵時刻,在關注AI産業發展的同時,我們期代政府能開展AI應用面及周邊産業在「奇點轉折」過程中的治理格局,建構多元化生態系統、重視產業競爭性/領導力/環境永續性/社會包容性等客觀條件。AI「奇點轉折」迫在眉睫,賴政府準備好了嗎?(作者為產業分析培訓講師、陽明交大退休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奇點 #AI #轉折 #發展 #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