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祝福各位教師佳節平安快樂。由於個人在師資培育大學任教二十多年,常在中小學現場與學校校長、主任和教師座談,可以感受他們努力付出,然而大部分教師卻相當不快樂。怎麼說呢?
首先,重要教育法規更迭太快。《師資培育法》與《教師法》自民國80年及84年公布實施之後至今,各修正14次及15次,30年來平均2年就修法1次,這對於法規穩定性相當不妥,目前經修改千瘡百孔,讓人難以瞭解在這歷程中的師資生及所有教師,若遇到相關政策或個人權益問題,究竟要依循哪一個版本規範來解釋他們所面臨的問題。這就讓很多教師困擾不已。
兩個教師的重要法規變動之大,改得面目全非,讓想要擔任教師,或在教育現場的教師,對於這兩項重要法規看得霧煞煞,無所適從。面對難以依循不穩定的法規政策,教師怎麼會快樂呢?
其次,不穩定的正式教職缺。今年9月開學很多學校聘不到代理代課教師的棘手問題。其實,找不到代理代課教師,政府應檢討師資儲備制政策及待遇不佳和工作負擔大的問題。因為這些代理代課教師也相當不快樂,一方面是近兩年許多縣市大開師資缺,許多代理代課者取得正式職缺,擔任正式教職,面臨新的挑戰考驗,一方面是前幾年縣市政府時而不開正式缺,時而大肆開缺,這種不穩定政策,讓有心要擔任師資,在經濟環境變好,其他職缺好找又有較高薪資及穩定待遇已轉行到各行業。這不能怪擁有教師資格者不來考代理教師,畢竟在不穩定,打點滴式等開教職缺,對跟正常人需要一份穩定工作,難以等待,所以轉換跑道屬於合理。因為,沒有工作又怎會快樂呢?
第三,師資儲備制的供需失衡。翻開2023年的《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統計,從1997年至今的師資儲備人員近7萬名,政府號稱要多元化的儲備制來改變一元化的公費制,但至目前還有近7萬人擁有合格教師證,卻無法獲得正式教職,目前又不願意轉任代理代課教師,這凸顯了個人及國家在師資培育的浪費。這波師資供需極大失衡,是教育當局在師資培育多元化,以儲備制來代替公費制的反諷。
為了力挽狂瀾,新北市為吸引代理教師服務,自113學年度起首創參加新北市教師甄選備取未分發者,只要本學年留在新北市代理,若參加114學年教師甄選初試可加分10%,若加分達錄取門檻,將以增額錄取進入複試,以吸引熱情教師加入新北市。看來縣市政府期待這帖藥解決當務問題,僅是治標,實質無法真正留住優質師資。政府這種不穩定招聘,是讓很多想要進入教職者很不快樂原因,也是紛紛求去的主因。
第四,生源少,工作壓力大與校事會議紛爭多。中小學教師受到少子女化的影響,113學年小一入學人數僅18萬餘名,116學年將減少2萬名小一新生,未來更嚴重,而這勢必造成骨牌效應,各級學校學生人數會大量減少。然而這波生源少,非但沒有因班級學生數少,教師少批閱作業而減輕工作負擔,反而在108課綱下,課程需要的情境教學、素養導向學習及評量,新課程研習與常常需要進修,加上許多師資需要兼任行政工作,又要應付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關注問題,工作量倍增,壓力增加不少。
尤其原本為處理不適任教師於2020年頒行的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中的「校事會議」,卻成為家長任意投訴教師違法的討論機制,甚至惡意攻擊的管道,使得現場教師疲於奔命,無法從教學專業中獲得尊重與支持,又怎麼會快樂呢?
第五,無法達成目標的新公費制。近年有許多縣市提出少部分的公費生,與師大培育大學結合,期待招募優質的師資生,從大二起至畢業給予公費培育,期待畢業後到所簽約的學校服務,公費生畢業後,應至偏遠或特殊地區學校服務。看起來對於師資培養是有助益,然而很多學校面臨了許多公費生在畢業前,突然又轉換跑道,認為教師甄試好考,因此就想賠公費,參與教甄,考到市區學校,而不到需要綁在偏鄉學校。這造成師資培育大學資源浪費,又無法符合各縣市需求,而這些師資生,賠了公費,拍拍屁股了之,沒有任何罰則,這種沒有任何權利與義務的公費培育制度,導致師大培育大學有心要培育,卻無法抵擋每人選擇工作自由的權利與保障。目前這制度產生很多的問題,亟待解決。
最後,初任教師工作負擔及壓力大,資深教師行政大逃亡。中小學的初任的資淺教師,不僅一進入學校沒幾年就要兼行政,而且要做好教學工作,然而更重要的是資淺教師面臨被超額師資,隨時有被超出要打包走人的困境。由於各縣市正式師資缺額受到年金改革,資深教師無法退休,所以員額補充不穩定,因此每年新進或初任教師人數不多,加上資深老師認為他們已接過行政,可以免役,不願更多投入,在學校行政大逃亡下,沒有教師要兼任。校長得拜託年資淺師資,可以想見,他們對學校環境生態不瞭解,有些剛從學校畢業對於行政體制,甚至行政知能不瞭解,就要他們兼行政。這豈不是讓新進教師正要瞭解未知的學校生態,在行政經驗不足,就立即陷入行政泥淖,進而製造更多學校問題嗎?這也難怪初任教師相當不快樂!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系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