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台南市教育局推出一項與現代教育思潮背道而馳的教育政策,令人瞠目結舌。翻閱台南市國中小重點學校提升學力實施計畫,竟要求國數英學力檢測成績平均排名落後的學校,強迫推派老師接受輔導團入班觀課,只重考試的八股思想昭然若揭。桃園市教育局數年前就曾指出,有些學校想提升成績,現場老師為避免被究責,只好讓學生反覆刷考古題,填鴨教學徒增學童課業壓力,影響教學正常化。
教育部108課綱官網首頁的口號是「適性揚才迎向未來」,讓台灣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習學科知識,轉變成現今培養核心素養。然而台南市教育局所提出的重點學校提升學力計畫,針對國數英三科成績全市排名落後的學校,要求挑選老師接受強制入班觀課。既然是以各校平均分數排名,如何能推斷被推派老師的學生成績低於平均?
該計畫甚至要求各校教務主任將補救資訊「列印成紙本供補教業者參考」,試問台南市教育局是鼓勵學生補習嗎?無怪乎國民黨立委張嘉郡質詢指出,108課綱上路後,文理補習班增加近千家,全國補習班數量比超商還多出4000餘家。
荒謬的教育政策甚至比「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科舉思想還落後,除了部分考科如社會、自然等未有類似標準,教育局此舉似乎暗示所有家長學生,因為這三種科目比其他科目重要,所以教育局特別大費周章,勞師動眾也要拯救學生成績。這樣的「差別待遇」,對於藝術或體育等長才的學子情何以堪?
再者,今年才發生嘉義縣學力檢測比其他15縣市晚一天施測,嘉義縣學生施測前夕,相關考題解答檔案早已流竄坊間補教業者及部分老師的社群軟體。試問,這樣的學力檢測數據是否公平呢?
台南市教育局不斷強調應進行課堂中分組差異化教學,更是身處象牙塔的謬論。國中小教學現場幾乎都是一位老師面對全班學生,不是一對一家教,若要根據不同學生程度做分組差異化教學來因材施教,理想上就應該同時有負責各組別的老師在現場教學,才不會導致老師在教室裡教導一組學生,其他組學生放牛吃草。
然而教學現場有足夠的教師編制,支撐這樣的教學理念嗎?好高騖遠的教學策略,根本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大開教育倒車的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還要堅持標新立異嗎?
(作者為嘉義縣教師職業工會副理事長、國小社會科教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