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第47任總統川普已經宣誓就職,展開他僅有的4年任期。就在川普就職前,美國駐中國大使伯恩斯,在離任前夕,接受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的專訪,主動談到他曾建議北京當局應該與主張台獨立場鮮明的賴清德總統進行對話,但是卻為北京所拒絕。

其實,明瞭其中奧秘的專家自會十分明白北京為何拒絕的理由。就是如果台灣當局不放棄台獨主張,不承認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民族認同,甚至還加速推動「去中國化」的政策,這樣缺乏基本共識的對話會是毫無意義的一件事。如此南轅北轍、雞同鴨講的對話,結果絕對是進行不下去的對話,絕對是不歡而散的對話,更絕對是相見不如不見的一個空談而已。

特別是川普提出要併吞或收購格林蘭、收回巴拿馬運河的管理權與將加拿大納為美國第51州的幾近瘋狂企圖心的想法後,知道必須要得到中國的支持或至少不反對,才有實現的可能。相信這也是為何川普突然改變了在競選期間,秉持一貫對中國強硬的態度,反而主動要求在就職前與習近平通電話,強調只要中、美兩大國合作,世界上就沒有不可能解決的問題。而且又透露希望在就職後的一百天內,就要訪問中國。甚至對中國進口商品加稅,也從競選期間高唱百分之六十、百分之百、百分之兩百,如今不過區區百分之十,可見川普心中已另有盤算,不容輕忽。

同時,新就任的美國國務卿盧比歐也立即主動與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通電話,王毅曾特別提到「美國對三個聯合公報中提到的一中原則,均給予莊重的承諾」。由此可見,如何透過美國對台灣具有的不可超越影響力,要求台灣也必須採取與美國相同的「一中原則」,是一個很好做為雙方交易的籌碼,我們不可不慎,也不可忽視這種情勢的積極發展。

只是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美國若真心想將台灣做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應該要求台灣政府必須採取與美國相同的「中國政策」,如此才會使得美國支持台灣、武裝台灣、對抗大陸武力犯台的做法,有正當性與有說服力,新任川普總統或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眾所周知,美國的「中國政策」是建立在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與中美簽署的三個公報之上。在此同時,美國也明白表示不支持台灣獨立,但是支持《台灣關係法》與對台灣的「六項保證」,支持兩岸應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彼此的爭議。

但是,經過46年實施的考驗,美國的「中國政策」應是以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與不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所以台美之間只能維持非正式的關係)為核心的政策。然而台灣卻在過去長時期以來,不斷挑戰美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提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主張「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兩岸政府互不隸屬」的「兩國論」或「新兩國論」。在這種情形下,台灣是公然違背、反對美國的「中國政策」,美國若是視若無睹的予以包容,還要繼續加強對台灣的軍售與保障,請問這樣支持一個與自己政策完全不同政府的做法,不是打臉自己嗎?美國還不改變如此不理性、沒理由、僅是為了達到抗中目的而支持台灣的政策,等於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務實的川普總統,實在應該趁此機會,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基於以上的認知,大陸政府可能在川普總統就職之初,就會將台灣政府違背美國「中國政策」的事實,擺在雙方談判未來關係的極重要地位上,並會要求美國應對台灣必須採取與美國相同「中國政策」的原則後,才能改善雙方的關係。必要時,中、美雙方還可以針對現存中、美、台矛盾問題的實質,展開談判,並據此簽署中、美之間第四個聯合公報,或許這應是中、美關係當前最重要應該推動的工作,台灣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應該做好面對這種狀況下的心理準備。

(作者為台灣高雄科技大學前校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美國 #台灣 #中國政策 #川普 #一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