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釜山會晤時對川普說,中美要「算大帳」,以告誡這位商人總統,大國之間的關係,別用「會計腦袋」短視近利算小帳,以免因小失大。
「算大帳」這概念用在台灣選舉裡也通,國民黨連輸三次,就是因為只「算小帳」,以致因小失大。具體來說,「從眾」的羊群邏輯,就是算小帳。
過往,藍營的從眾性格表現在「要傾聽主流民意」,「要爭取中間選民」,「要貼近年輕人」,「立論要符合台灣主體性」,「要親美,並看狀況決定要和中,還是反共」,「要友日,最好淡化日本殖民記憶」,「要堅持民主自由,無論它搞砸了什麼」,「要洋裡洋氣地追隨西方價值,並與儒家文化保持距離,以免顯得落伍」。
最近,又多了兩個:
一、「美國經營台灣80年,影響遍及各行各業,不要與其正面衝突,將美國推向民進黨」。潛台詞是,為了選舉利益,不要忤逆美國與民進黨聯手炮製的意識形態與所謂「主流民意」。
二、「國民黨追思共諜,難以捍衛中華民國」,潛台詞是,為了選舉利益,要謹記國共仇恨,疑共,甚至反共才不會「掉票」。至於中華民國曾經「聯俄容共」的歷史,務必要忘卻。
以上,就是「羊裡羊氣」的選舉邏輯,全在「算小帳」,被視為「中間路線」奉行,意圖用從眾心態與防禦姿態,僥倖取得勝選,重返執政。
然而,我們只看結果,不堪的事實是,國民黨不但連輸三次總統選舉,而且地方選舉大勝竟然無法保證總統選舉也能贏,這破事還連續兩次。
若選民不愛你,你愈是失去自我去討好,選民愈是不愛你,畢竟,沒人喜歡舔狗。
「羊裡羊氣」的中間路線,犧牲的是藍營選民的話語權,「中國」不敢提,「綠共」倒是朗朗上口,甚而,還真心覺得自己不是主流民意。聽黨話,黨嫌你深藍,不聽黨話,黨指責你不團結,太挑惕,不像綠營支持者那麼死忠。
這些年,我講了不下二十次,中間路線是「虛線」,要主導民意,而不是服從民意。直到鄭麗文將此概念整理成一句話:「政黨的責任是推動最大多數民意支持自己的理念與核心價值」。
這才是「算大帳」的選舉邏輯,它不是理想主義,而是現實主義。在擂台上,光是防禦,不會贏得勝利,你想等對手累死自己趴下,機率非常小,因為沒人是傻子。
獅子是攻擊性動物,只要咬住獵物要害,身體被來回甩成麻花都不會放,但國民黨長久以來都是被咬住要害的獵物,而且還不敢動。然後呢?流失的選票被柯文哲接收了。
進攻才是正途,2026不敢面對的事,只會遺留到2028,晚面對不如早面對,別到了對手咬你的時候,才連滾帶爬,永遠處於逃避模式。
不空談概念,談些實在的吧:
問題設定 —— 綠營的要害在哪裡?答案是外部局勢。
釜山會晤確立了中美是平起平坐的大國,川普想打台灣牌,習近平不給打,意義是,台灣問題的主動權,已確實掌握在北京手裡。如果美方沒想於此讓步,中方不會主動與之談台灣問題,以免川普開高價。
重點是,「台灣價格」正在貶值,美方積極掏空台灣,中方順勢給予台灣「七個統一好處」的想像,外加碾壓美日韓菲澳的軍事實力,核彈級的稀土反制裁工具。
既然攻守易勢,北京不急著喊價,積極推進促統工作即可,可以等到華盛頓認為再不賣台就虧大了,而這時間不會拖太久。
換言之,外部情勢對民進黨極為不利,「抗中保台」已確定完蛋,美國現在需要台灣「和中保台」,以因應未來必然的「賣台保美」。
藍營只要咬住這個要害不放,一不愁黨意與民意不切合,二不愁美國惡整國民黨,三不愁「中國人認同」太突兀,四不愁年輕人死抱天然獨,五不愁日本看衰國民黨,六不愁大陸軍機繞台傷選情,七不愁被「台灣價值」霸凌胖揍,八不愁「紅統」標籤滿天飛。
身體被甩成麻花或許無法避免,但只要咬住不放,獵物一定會倒下。
比較奇怪的是,藍營有若干名嘴,成天暢談國際情勢,好似萬事通,疑美疑到外太空,親中親到老祖宗,但一談到島內選情就不敢質疑美國介選,閃避「中國」標籤,也不會利用外部情勢為藍營壯膽加分,渾似島內選舉與島外情勢毫不相干,但事實卻非如此。
說到底,藍營就是心虛,心虛黨名有「中國」,心虛美國挺台獨,心虛九二共識自帶「一中」,心虛大陸「不民主」,心虛「外來政權」的標籤,心虛「白色恐怖」的包袱,心虛自己的把柄被美國人捏住。
這些心虛問題不盡早解決,就算過得了2026這一關,也過不了2028的下一關。
美國窮台,綠營賣台,是台灣的不幸,卻也是在野黨的機遇,咬住這點不放,大多數選民會支持。怕就怕在野黨畏懼美國扯後腿,不敢使用最有效的選舉訴求。
另一方面,藍營本土派不要傻傻以為2026年的選舉環境與2022年一樣,大陸促統工作正在加速,不會因台灣選舉而放慢節奏。
北京再啟動調查幾個台獨頑固份子,或擴大台海控制權,推進跨海大橋工程,都是有可能的,因為務實的川普是中國大陸的歷史機遇,接下來近3年,台灣會遇到許多意外的「中國因素」干擾選舉。
換言之,明年很難避開「中國議題」,而國民黨很幸運,新任主席應該已經預見到這個前景,並也將此視為黨的機遇,而不是障礙。
因此,所有「羊裡羊氣」的選舉邏輯,都已不再適用,從眾與防禦皆死路一條,國民黨得快速強化自己的應變能力,各地方山頭應多注意島外情勢變化,用因應亂局的心態看待黨中央的兩岸政策,別蠢到想將獅子主席馴化成綿羊。雲林張家,尤其是你們。
算大帳,2026的選舉不那麼重要,因為結果不會有太大改變,得失一兩席地方首長,都是小帳,相較之下,藍營適應亂局的路線改變與策略靈活性,更為重要,因為直接攸關2028換屆選舉,而賴清德的處境只會愈來愈糟,莫因膽怯而痛失良機。
2025年是一個重大轉折年,有些意見領袖已經看到台灣的危機與轉機,另有一些還在狐疑,更有一些明明看見卻裝瞎,還在用羊群思維談選舉。
請菁英們有點格局,用點心,現在資訊很發達,AI還免費給答案,大眾對時事的認知水平已大幅提升,你們別落在人民後頭了。(作者為專欄作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