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旋風式訪問台灣,除了參加台積電運動會外,主要是督促台積電對輝達明年的新產品Rubin GPU能供應更多的晶片。黃仁勳所創造的AI風潮,將輝達的市值推上5兆美元,也帶動美國的經濟、股市熱潮;對台灣的經濟成長、GDP、整體出口,以至AI供應鏈業績,都有正面效益。
AI軍備賽 各國砸重金
黃仁勳對AI有熱情,對AI未來對人類的影響有清晰的藍圖。輝達要投資OpenAI高達1000億美元,每一階段OpenAI要建1吉瓦(GW)的電力規模,輝達投入100億美元,OpenAI再用這100億美元向輝達購買新產品。OpenAI共要建10GW的算力,等於興建10座核電廠、830萬戶家庭用電。這筆資金是輝達對OpenAI的投資,但投資的錢會回頭買輝達產品,資金跟產品的循環動態會產生飛輪效應。
OpenAI最早開創震驚全球的ChatGPT,有活躍用戶8億人,公司仍是虧損,主因是巨額的基礎設施投資。但因OpenAI模型在自然語言、生成式AI領域沒有同級對手,是頂尖的壟斷性,高科技公司爭相要和它合作,黃仁勳估算,未來上市會是數兆美元的公司。
這是兩家超巨型AI公司強強聯手成為戰略夥伴。輝達進到OpenAI,把它綁在自己的CUDA平台上,有利輝達長期在AI加速器市場的領先。輝達的GPU就是AI界的「石油和引擎」,OpenAI的算力需求就是AI界的「超級工廠」。就像當年愛迪生發明燈泡,但沒有電力系統,後來自己建了電力公司,相連起來,世界就有亮光了,這家電力公司營運迄今;也像英特爾加微軟在1990年代的PC生態,硬體加軟體的雙重壟斷。
黃仁勳的核心策略是要打造完整的AI生態系。所有AI應用層、雲端運算、資料中心、電力能源公司、AI軟體、機器人、醫療生物資訊,都是他的目標。輝達已參與投資大模型、雲端運算、藥物研發,和GPU資源管理。這都在確保GPU有穩定需求、有雲端出海口,也有新的應用市場;最近又投資馬斯克的xAI、Intel、Nokia,輝達的意圖是要控制整個AI生態鏈。
美國政府未來5年要投入5000億美元發展AI星門計畫,建立大型基礎設施、數據中心,讓AI的算力擴增。中國大陸由中央結合地方共組AI基金,投入1000億美元在長三角建6個資料研發中心,全力建構中國一體化,是算力網路國家樞紐節點。
台AI建設 別光喊口號
其餘各國也都投巨資在AI上。黃仁勳過去1年見了十多個國家的領導人,鼓吹建立主權AI;數周前,在韓國和李在明總統共同宣布,韓國要成為僅次於美、中的AI世界第3強,初期投入70億美元,著力在基礎建設、AI的工業化和應用上,李在明也提出對AI投資的長期承諾,要投入740億美元。
除了政府部門,美國大型科技公司今年要投資4000億美元擴展AI,到2028年全球的AI投資將超過3兆美元。各國發展AI都有長遠的戰略思考,各大企業對AI大投資更是看好前景可期。
賴清德總統在今年9月高瞻遠矚地宣布「AI新十大建設」,含括三大面向:基礎建設、關鍵技術、智慧應用;政府要投入1千億資金發展。台灣的AI大計畫架設在完備的供應鏈上,比別的國家有更大的利基。但政府在發展AI最基本的電力上卻沒做好準備,各國為因應AI的發展,擴大核電規模,但民進黨政府還在「非核家園」中打轉;核二、核三是否延役重啟?也未定。電力充分供應是AI發展的第一課,有電力才有算力,有算力才有AI國力,政府要加緊腳步,迎上前去。
AI的浪潮沛然莫之能禦,正翻轉新的世代,輝達是造浪者。黃仁勳出生於台灣,情繫台灣,政府要發展AI十大建設,如何借助輝達的力量,政府卻從不觸及,賴總統也從來不見黃仁勳。輝達與台灣眾多AI廠商有革命情感,他們都是長期的供應鏈廠商,供應鏈聯盟緊抱黃仁勳所建的AI生態系統,可為台灣開創新的「護國神山群」,只是政府不能光喊口號卻袖手旁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