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政府近來在外交上頻頻出牌。外長林佳龍、副總統蕭美琴、前總統蔡英文先後在歐洲活動,彷彿為台歐關係開啟了新紀元。另一方面,林佳龍12日強調台灣希望深化與以色列的關係,似乎想在中東地區建立橋頭堡。這種種作為,無非是想要拉抬民進黨政府在國內的聲勢,同時為賴總統過境美國鋪路。
總統府原本規畫賴總統今年8月出訪巴拉圭,在美國紐約過境,但因當時中美談判卡關,美方積極爭取透過「川習會」化解雙方歧見,不願碰觸敏感議題,使此計畫未能實現。林佳龍13日接受媒體訪問,被問及賴總統是否可過境美國本土?林佳龍表示:「有信心,也請大家放心」。「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近日也表示,台灣會積極尋求在年底前重新安排賴總統過境美國。充分顯露民進黨政府的急迫感。
以色列對迦薩地區發動大規模攻擊,遭到國際譴責。林佳龍12日卻在台灣外國記者協會組織的會議上表示,儘管以色列因迦薩戰爭遭到批評,但台灣仍希望深化與以色列的關係。他表示,以色列國會72名議員今年稍早簽署支持台灣加入重要國際組織的聲明,就是以色列對台灣支持的例子。然而美歐國家國會均曾通過決議,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以色列並不是唯一支持台灣的國家。林佳龍此時強調與以色列的友好關係,無非是想要討好川普政府。然而賴總統急於過境美國,川普卻不急。一切可以等到明年出訪北京後再談。
至於民進黨政府與歐盟國家親近,是另一項國際政治議題。川普就任後,除了對各國祭出關稅脅迫外,最看重的就是與中國的關係。民進黨政府在賴總統過境紐約受阻後,已感受到美台關係正面臨嚴重的考驗。10月31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川普會談時沒有談論台灣,使台灣在美中關係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在台灣遭到邊緣化的情形下,民進黨政府不得不在歐洲尋求助力。
民進黨政府策畫蕭美琴副總統7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峰會中發表演說,就是想測試歐盟國家對台灣的立場。不過國際間本來就有甚多反中人士,IPAC反中抗中的定位極為明確。蕭美琴在布魯塞爾演說只是與國際反中人士抱團取暖。歐盟成員國與大多數國家一樣,與台灣沒有外交關係,並遵循「一個中國」政策。儘管蕭美琴並不是在歐洲議會正式發表演說,蔡英文也只是以卸任總統身分訪問柏林,但仍可能激怒北京。
歐洲國家與台灣之間因地理因素,無法建立緊密關係。尤其是英國在1950年承認中共政權後,國際間產生了一中政策。世局變化萬千,但是一中政策絲毫未受影響。台灣外交的困境源自於兩岸關係的桎梏。只要兩岸之間沒有默契,民進黨政府所謂的外交突破,永遠無法有實質成果。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賴政府的美歐牌恐怕只是曇花一現,難有具體成效。
(作者為前大使)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